【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義美實驗室驗市售肉品瘦肉精結果被立委公布的爭議包含檢測極限0.2ppb,比已認可實驗室所採0.3ppb精密,是否更精確?專家看法不同,但稱可討論。
立委蔡正元公布義美實驗室檢測市售豬肉及豬肉加工品檢驗結果後,除引發民眾及商界不安;另出現正要提出認可申請作業的義美實驗室採0.2ppb作為檢測極限,比經政府認可實驗室,包含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等所採行的0.3ppb低,引發精確度不同的討論。
因此除各種政治或商業競爭的陰謀論被提出討論外,實專業面的「檢測極限」不同,是否會引發不同檢測結果的疑義,也待專家及主管機關討論、定調。
經訪3位專家,看法有同有異。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目前用高壓液相層析儀(HPLC)檢測瘦肉精的檢測極限可達0.1ppb,若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檢測極限可達0.1ppb以下。
他說,檢驗瘦肉精,要確認成份;而不論是用檢測極限0.2或0.3ppb,抽樣數量都要大,並要符合標準作業,再進行判讀是否出現落差,以利討論精確度是否不同。但他也說,隨著科技發展,是可朝向更精確的檢測極限標準做檢測。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則以檢測毒性較低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為例表示,用LC/MS/MS檢測時,應透過斷裂碎片的質譜確認成份是否為萊克多巴胺,而數據上在0.1到0.3ppb之內都不值得擔心,因為已是10 ppb安全量的1/100上下了。
但因每一種瘦肉精的毒性不同。她提醒,對於0.3ppb以下沒被驗出的數值,是否安全,應先確認成份為何。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周晉澄指出,基本上要比對兩個採用不同檢測極限的檢驗結果,前提要是驗相同的檢體,且兩者都已是被認可的實驗室,以確認是執行相同的標準作業,若仍驗出不同的結果,再做比較。
但他也說,要確認成份為何;而檢出1ppb以下單位已很小,0.2ppb檢測極限驗出0.2多ppb,或是0.3ppb檢測極限驗出0.3多ppb,都有可能受污染所致,比較不可靠;若檢出值為檢測極限的3或4倍以上,比較可信,在檢測極限附近的值較不可信;檢測極限可再討論。
除了專家看法有同有異,衛生署民國100年4月7日公告修正相關檢驗方法後,未設定檢驗極限。因此產官界都說,0.3ppb為目前官方對外說稱標準,但執行時可能採用0.2ppb,民間實驗室則配合政府說法採0.3ppb。
對於檢測極限出現歧異,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受訪表示,將再跟衛生署了解檢測極限的標準問題。另獲悉,專為農委會檢測CAS肉品安全的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的實驗室,已著手測試檢測極限能否調整到0.1ppb,有可能朝更精密標準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