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陶藝陶藝
【大紀元3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雅筑台北16日電)梅門德藝文創18日將舉辦文化季一日遊,展出由陶藝家邵椋揚製作的「天目」,重現失傳近600年的宋代黑釉瓷技藝,看起來黝黑不起眼的「曜變天目」,在光照下呈現奪目斑斕紋理。
策展人劉志峰表示,「天目」即宋代的黑釉瓷,由於當時中國大陸時興「鬥茶」、較量茶藝,為了使純白茶湯完美呈現,多以黑色器皿盛裝,黑釉瓷器皿因而在中國大陸風行,後來技術傳到日本,稱為「天目」,具有各種紋理、品相,包括油滴、兔毫、木葉及曜變等。「天目」後來在中國大陸逐漸式微,反倒在日本留存下來,被視為國寶級文化資產。
劉志峰表示,相傳曾有人為討好幕府將軍而攻下一座城池,只為了搶奪城主珍藏的「曜變天目」進獻。幕府將軍收到後,不能理解其珍貴之處,直到一次閃電,他驚訝發現看上去黝黑的「天目」在光線照耀下,竟展現湛藍色彩及斑斕紋理,驚為天物。
劉志峰解釋,「天目」製作困難,後代不少陶藝家希望複製出宋代作品,但失敗者眾。原本從事防火材料業的邵椋揚在西元1983年前往日本旅遊時,偶然見到一件「天目」後念念不忘,一頭栽進研究,全心投入製作。
劉志峰表示,邵椋揚經過無數次實驗、嘗試,才發現最適合燒製「天目」的溫度為攝氏1280度,並陸續嘗試不同品相的天目。除珍貴的「曜變」外,「木葉」則是讓天然樹葉與釉料起化學變化,邵椋揚經過400多次的嘗試,才打造出第一件成功的「木葉天目」,成品呈現樹葉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