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然:感念「天人合一」(3)
【大紀元2012年03月16日訊】「天不變,道亦不變」
華夏文明歷史始於神、人同在的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皇、帝自身的行為就在天道之中或接近於天道。根據史料,上古時期民風十分純樸,人們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樂生、不知惡死,過著一種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黃帝內經》的《上古太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人們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順應天理大道的處世,自在道中的生命狀態,是人類真正應有的生活狀態。
三皇五帝之後到了夏商周三王時代。王是又次於帝的名號,按照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王,天下所歸往也。」西漢大儒董仲舒說:古之造文者,三劃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代表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如是說王字的三橫,分別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中間的一豎代表著將三者貫通。作為王的人,必須具備對天道、地道和人道規律的把握。在《白虎通義》中解釋,王是受天命,擁有天下的人,替上天行使管理百姓的權限,王被上天視為自己的孩子來護佑著。王所奉行的是行仁布義、賞善誅惡的王道。仁,是成就萬物,和洽萬民;義是理之所在,理所應當。夏和殷商時期,主要是部落聯盟,西周實行分封制,這一段歷史為「國天下」時期。由此可見,王是等而下之的。所以老子才說「大道廢,有仁義」、「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王之後就到了春秋五伯,也叫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以信義矯世,爭霸天下,將天下視為一己之私有,經過春秋戰國的激烈角逐,秦王嬴政戰勝了各諸侯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君主制帝國,開啟了兩千多年的朝代更迭歷史,而這種更替雖然也是順應天意而為,但主要是通過以暴易暴的形式實現的。
從此開始了一家一姓治理國家的「家天下」時代。從此以後,皇、帝、王的歷史使命與對天道詮釋的演繹也漸漸隱藏於最高的權力背後了,人們更多體會到的是它那高高在上、號令天下的尊崇地位。但是歷代的帝王,不乏優秀者,都努力身體力行的做遵循天道、德化萬民的表率。
「天人合一」理念蘊涵於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體系之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緯書《孝經鉤命訣》中「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五霸騖。」揭示了歷史發展越來越墜落的趨勢。人的純真質樸,以及人與天地相溝通的自然屬性和先天本能,隨著人對自身的認識和自衛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外在物質佔有慾望的日漸強烈,而越來越退化、喪失。
老子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提出返璞歸真與歷史前進的步伐相背而行的發展道路;在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中,也保持著這種往回返的強烈意識。因為儒家思想也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往回返,才能擺脫滅亡的命運,他告誡人們要保持逆流而上的向道之心。儒家推崇先古聖王所行的王道,如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所實行過的道。孔子提出「克己」即約束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在隨世下流的世道人心中掙脫名利慾望的牽絆和誘惑,「復禮」就是遵循天理,回歸天道,回到那個產生自己的地方。
「天不變,道亦不變」造就了中國久遠的歷史文化中所顯現出的獨特的返本歸真的修煉文化。
從儒家看來,天道原則和道德觀念源於天,仁義禮智本性乃是天的賦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通過修身,去除後天受到的名利、慾望的迷惑而生的各種私心雜念,從而達到一種自覺的履行道德原則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孟子說:堅守自己的良知、本心,修身養德才能達到知天、事天和至善的境界,因此儒家講可通過個人修身而成賢成聖。
要達到人與天通的境界,人必須要昇華道德。佛道兩家講的是出世,佛家講佛法無邊,慈悲普度眾生,人通過佛法修煉可以成佛,得到善果,回歸神聖莊嚴的天國世界。佛性人人都有,但人在世上由於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覺,在通過修煉、不斷昇華可修成覺者——佛的境界;道家講修真養性,返本歸真,思想上淡泊名利,清心寡慾,最後修成「真人」。
縱觀歷史,求仙訪道、隱逸田園、追求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最為深刻的主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