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瑋臻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0年美國失業率逼近10%的壓力下,高喊出口加倍的口號,去年美國出口成長11%,華府智庫形容美國已轉型為外銷導向國家;然而隨著年底大選將至,奧巴馬的出口目標壓力因而直接轉至包括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美國商品強勢壓境已成為新現象。
貿易代表署(USTR)1日公布「2012年貿易政策議程與2011年度報告」指出,美國持續向台灣施壓,要求兌現衛生與檢驗標準的承諾,但台灣持續禁止美方認為可以改善餵食效率,增加肉質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添加物。
報告強調,美方認為台灣堅持的衛生檢驗標準缺乏科學根據,因而無法推動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雙邊談判。重建美方認為台灣是「可信任貿易夥伴」的信心,對開啟TIFA談判極為重要。
美國政府採自由經濟政策,共和黨主政時期,金融業和房地產為成長動力,製造業加速外移,低利政策帶動泡沫增長。金融風暴掃平財富的幻影,奧巴馬上任後,美國重回「苦幹實幹」的製造與外銷策略,和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國家爭取出口市場。
美國援用發展中國家外銷帶動成長的經濟政策,將擠壓全球市場,美國商品強勢壓境已成為新現象,美牛向台灣、日本和中國高消費市場叩關,是奧巴馬政策極為重要的一環。
不過,據中央社報導,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艾美.劉(Amy Liu)表示:「出口這檔事,壓根不存在美國基因裡,美國需要大幅經濟文化變革。」◇
(責任編輯:趙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