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綜合訊)元宵節習俗始於漢朝。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熱鬧歡騰、祥和喜慶的氣氛,表達了人們納吉迎祥、祈祝豐年的心願。對於元宵節,不同年代的人有著不一樣的記憶。
三四十年代 家家參與
元宵,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趁著新年的餘興未消,踏月賞燈,舞獅、耍龍,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鞭炮陣陣,鑼鼓喧天,火樹銀花,遊人如織,摩肩接踵,好不熱鬧。因此,民間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說法。東江時報採訪了不同年代的市民,聽他們講述不同的元宵節故事。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元宵節,節目非常多,人們都非常重視。」今年84歲的楊維儉老人,是土生土長的惠州人。說起中共建政前的元宵節,老人仍有不少記憶﹕「總而言之,以前的元宵節是非常熱鬧,節目很豐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參與到元宵節的節目當中。」
元宵節當晚最為熱鬧,像舞龍、舞獅、遊街等大型活動,幾乎都是由本地商店的老闆捐錢。「舞龍、舞獅時,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大人會叫小孩在龍架之間穿梭,龍舞到哪裏小孩就跟到哪裏,寓意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元宵節當天蕩鞦韆,寓意鍛練身體、驅邪;猜燈謎,猜對的可以獲得糖果等獎勵;當時元宵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燒「寶塔」。此外,惠州的幾座寺廟就會掛上樣式各異的燈籠供人欣賞,還擺放很多以歷史人物為模泥塑的阿公仔,寓意有好意頭。楊維儉說,街坊們都要玩到深夜才肯散去。
五十年代 過節氛圍淡化
「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普遍比較困難,尤其是五十年代中後期的元宵節,與中共建政前有明顯差別。」今年74歲的葉強老人,是惠州本地人,對於中共建政初期的元宵節,老人記憶裡最深刻的就是平時肚子太餓,元宵節也未能吃飽,但能吃上湯圓,已經非常開心了。
葉強回憶說,當年元宵節前幾天,有外地的親戚幾經周折送來了幾斤糯米粉和麵粉,母親本打算存放起來,但耐不住兒女們的哀求,母親便「狠下心」全部做了湯圓。「那時候糖也是很罕見的食品,一大鍋湯圓只能放一點點糖,味道其實很淡,但家裏人都比平時吃得飽一些,個個都覺得特別甜、特別美味。」
葉強說,當時的元宵節,也有舞龍、舞獅、遊街、賞花燈、猜燈謎等活動,由於普遍生活比較困難,只能簡單舉行,民眾參與度大大減少。
六七十年代 盼吃湯圓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是一個特殊時期,物資很匱乏。那時我已經上小學了,當時過元宵節,我印象最深也最盼望的就是飯後的湯圓了。」市民苗理潔說,那個時候過元宵節,每家每戶都會自己做湯圓。湯圓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芝麻、花生、糖。由於材料不多,做的湯圓個也很小,這樣全家人才能分上幾個湯圓吃。
「那個時候,大家能吃上幾個湯圓已經很不錯了。在那個年代,湯圓在平時是吃不到的。」苗理潔回憶說,那個時候過元宵節,菜餚不多,一般在年初三時,基本就沒啥好吃的了。等到過元宵節時,吃過晚飯後,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吃湯圓了。當時感覺湯圓特別香甜,那味道至今記憶猶新。
八九十年代 看電視
到八九十年代,從「窮」中走過來的民眾在節日裡美美地吃上一頓,似乎不再是過節的重要話題了。家住市區的張雪是1976年生的,他記憶中的元宵節,雖然沒有現在的大商場、大超市,但在節日裡,想吃點啥,還是能夠滿足的。一家人坐在電視前看節目也成了不少人的娛樂方式。
「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八十多歲的老廣州謝老先生很感慨地說。現在年輕一代知其含義的也越來越少了。燈會、舞龍、舞獅已只是娛樂而已。近年,元宵節開始演變為「中國情人節」,年輕人認為在這樣的時期兩個人過節日更加有氣氛。
(責任編輯: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