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一項研究指出,在一個漸進式發展的神經疾患中,有做太極拳的人跌倒的機率降低。太極拳是傳統中國武術,節奏緩慢有規律,已顯示出有助於讓老年人重建平衡與力量的好處。現在研究更發現,對巴金森氏症的病人亦有好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視台(NPR)報導,莉奧娜.馬里科女士在兩年前被診斷出有巴金森氏症,當時她在教數學,但她的手已抖動好幾年了,她必須學會如何自處。她回憶道:「學生已經發現我在顫抖,於是我學習手在桌下時如何平衡,用另一肢手將考卷遞出,在與學生互動時遞出鉛筆。」但是馬里科女士發現她沒有好轉,因此在67歲時退休。
巴金森氏症,是一個漸進性的神經系統疾病,影響人的行動與動作控制。馬里科女士說:「我要做一個動作時,要想兩三次。要站起來時,我必須要嘗試好幾次才能夠站起來。」
由於她要爬上樓、下樓與下車都有困難,所以當奧勒岡州有一個研究機構要用太極拳來改善巴金森氏症狀時,她立刻就報名了;她喜愛中華文化,也希望太極拳對他有所幫助。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領頭研究的是李福忠(Fuzhong Li)博士,他自己本身有學練太極拳。太極拳有時被形容是在動作中冥想,因為它在緩慢的動作中讓人靜止下來,讓身心靈合一。它對人年紀大以後失去平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同時讓人的抗壓性增加。通常太極拳的動做柔緩,專注的動作流暢的一個接著一個。
在研究中,李福忠將巴金森氏症的病人分成三組,一組做抗肌力訓練,一組做伸展,第三組練太極拳,一周兩次,一次六十分鐘,連續六個月。
李博士發現用太極拳訓練的身體較為強壯,平衡感較好,李博士表示:「表現的比伸展訓練得好四倍,比抗肌力訓練好兩倍。」
馬里科女士表示,在練太極拳之前,她一天會有8到10次失去平衡,現在鮮少有這事發生。有幾次在以前一定會跌倒的,現在練太極拳之後就不會跌倒了,有一次在下雨天又黑的時候,她下車在柵欄旁,不但不跌倒,還會平衡她自己。她說:「在六到八個月前,我是鐵定跌倒的。」
研究人員表示,太極拳有這功效的準確原因並不清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與腦部專家麥可.厄文(Michael Irwin)教授說,太極拳可以讓腦部特定組織不斷重覆訓練來控制動作。他表示,我們的神經記憶的部份由大腦來整合,太極拳可以讓這些部份帶進我們的認知,強化這部份功能。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