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傳媒變遷 臉書IPO熱賣
【大紀元2012年02月24日訊】(新紀元週刊262期,記者華明報導)2012年2月1日,傳媒界的奇葩「臉書」正式向SEC提出IPO申請,股票將於5月正式上市交易,帶動的財富效應受到各界矚目。臉書在IPO文件中強烈表達進入中國市場的渴望,分析人士認為,除非臉書願意臣服於中共的審查機制,否則難以如願。
「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臉書(Facebook)公司在啟動首度公開募股(IPO)之際,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發表公開信說,臉書的誕生,就是為了踐行這樣一種社會使命。
臉書沒有食言。2月1日,臉書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提交的IPO文件披露,公司擁有8億多用戶建立了逾1000億個關聯。僅有8年歷史的臉書已是全球最大網站,並推動著傳媒變遷,重新界定億萬人藉由互聯網互動和分享信息的方式,從而展現出「人人做傳媒」的新時代。作為副產品,臉書還促成了「阿拉伯之春」的反獨裁運動,成為極權的噩夢。
臉書誕生是個「意外」
「一個年輕小伙在昏暗房間裡,在堆滿空啤酒罐的桌前劈裡啪啦敲電腦,有點『瘋狂』的在破解一個個數據庫,獲取學生們的照片和信息,尤其是女學生。然後放到自己開發的一個網站上,供同學們品評,僅幾小時點擊量就突破2萬次,哈佛校園網因此而癱瘓。」這是2010年大熱的美國電影《社交網路》的開頭一段。
這個年輕人就是臉書(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電影或許有些誇張,但也不失真實。據說他是因為失戀受到刺激而當起了「駭客」,導致「留校察看」的處分,卻成就了最初臉書的雛形。
2004年,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扎克伯格創立了「Facebook」網站,不到一年時間註冊人數就突破了100萬,他選擇退學開始創業。沒有幾年就有了耀人成績,人們蜂擁而至。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臉書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2010年則躍升為全球最大網站。
盤點臉書的驚人事實
2012年2月1日,臉書正式向SEC提出IPO申請,目標融資規模達50億美元,其股票將於5月正式上市交易,交易代碼為「FB」。臉書並任命摩根士丹利、高盛和摩根大通為主要承銷商。這將是硅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該公司本身的價值高達1000億美元。
臉書就此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互聯網IPO,遠高於谷歌當年的規模。根據臉書的招股書,美國科技網站Tecca近日撰文列舉了該公司的九大驚人事實:
一、全球每八個人中就有一人每月都使用臉書。該公司2011年12月的活躍用戶達到8.45億,其中超過半數達4.85億每天都使用這家社交網路。
二、自2004年上線以來,用戶已經在臉書上建立了1000億份友誼。這相當於地球上每個男人、女人和小孩都擁有14個好友。臉書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三、臉書的增長令人咋舌。2009年12月31日,臉書擁有1.85億日活躍用戶。一年後,這一數字增長到3.17億,增幅為71%。2011年的活躍用戶又增長51%。照此下去,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將在這個十年末成為臉書的日活躍用戶。
四、臉書每天吸引的Like按鈕點擊量和評論量高達27億。相當於每秒吸引的Like按鈕點擊量和評論量達到3.125萬,而一篇文章吸引100萬回覆就已讓人很驚訝了!
五、臉書的手機用戶比電腦用戶多。在上月登錄臉書的8.45億用戶中,有超過一半(4.25億)使用手機登錄。這表明移動領域將成為臉書今後一大潛在的收入來源。
六、臉書公司去年實現收入37.1億美元。如果將這一數字除以8.45億月活躍用戶,意味著每個用戶資料價值約為4.39美元。
七、臉書的造富能力空前。《福布斯》估計臉書股價將輕鬆突破每股100美元。對即將通過行使期權買入1.38億股的投資者和員工而言,一眨眼就獲得12000%的驚人回報率。他們的成本多少?均價僅0.83美元。
八、虛擬農場是樁大買賣。《Farmville》和《Frontierville》不僅是有趣的遊戲,還是臉書的搖錢樹。2011年,這兩款遊戲的開發商 Zynga為臉書貢獻了12%(4.45億美元)的收入。臉書從Zynga獲得的收入比例(多數都通過遊戲內交易提成30%的方式獲得)仍在緩慢增長。這種合作關係對臉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兩者的協議將於2015年到期。
九、臉書的IPO引發前所未有的關注,甚至連美國聯邦政府都措手不及:由於通過SEC網站查看臉書招股書的人數過多,導致該網站崩潰。
臉書令獨裁一個個倒臺
然而,最令人矚目的還不是臉書及扎克伯格的創業成就,而是在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中,臉書所帶來的傳媒革命,一個個「個人新聞發佈中心」讓抗議者緊密相連,也令一個個獨裁政權相繼垮臺。
一年前,突尼斯民眾透過臉書、推特,加上手機迅速傳播了一個失業大學生做水果攤販,因為無照而遭警察刁難,最後自焚結束生命的消息,導致「茉莉花革命」迅速燃燒,獨裁23年的總統本阿里逃亡,突尼斯走向民主,開啟了「阿拉伯之春」的民主運動。
隨後,大約15個「臉書世代」引爆了埃及的示威風潮,這些年輕的專業人士大多是醫師與律師,其中包括以示威運動最具觀瞻代言人姿態出現的Google高層主管戈寧,導致前總統穆巴拉克18天下臺接受人民審判。勝利後戈寧首先感謝臉書,埃及人在埃及駐美國大使館外也寫上「感謝Facebook……」。
再後來,利比亞獨裁卡扎菲、葉門總統薩利赫相繼倒臺,目前敘利亞等國仍在倒獨裁追民主的過程之中。
網路新時代 人人發佈新聞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黯然失色。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以成為「媒體發佈中心」,所見所聞一貼到網上,瞬間傳遍千家萬戶,其中臉書成就了一個個「網路傳媒明星」。如今,「小眾媒體」所帶來的傳媒變革已不可估量,越來越成為新時代媒介傳播的寵兒。
臉書的特點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一)分散,無中心無權威;(二)互動,每個人都可以發言;(三)分享式,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四)實名,讓人感到可靠和親切。
人類的溝通方式就此經歷一場巨變,權力日漸分散,民眾不再信任權威,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聚在一起,過去、現在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乃至數百萬計「愛好相同」的人們,都可以通過鍵盤「天涯共此時」了。
美國《時代》週刊總編理查‧斯坦格爾(Richard Stengel)曾表示,扎克伯格給人類帶來了世紀性的轉變:「因其將數億人聯繫在一起,並映射他們之間的社交關係,創建一個全新的資訊交換系統,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他被評為2010《時代》週刊年度風雲人物。」
臉書讓虛擬網路變真實
有人分析,臉書為何獲此巨大成功?《臉書效應》一書的作者寇克派屈克(David Kirkpatrick)認為,臉書的關鍵創新成分在於很早就致力於讓用戶以真實姓名上網。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藉此改變了虛擬的網路世界,改變了人類網路相互溝通的方式。
「還網路於真實」,意味著每個人在網路上發言要負責任。寇克派屈克說:「在網路上使用真實身份的觀念,具有革命性意義。《紐約客》雜誌就曾有幅漫畫挖苦說,在臉書出現以前,就算你是隻狗,網路上也沒人知道,因為每個人都用假名。」
而「臉書很幸運的是在一個受限的社團中發跡。因為哈佛學生都知道,臉書以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進行認證,所以他們對鍵入個人資料感到放心。這是革命性的突破,讓人提供真名身份和隱私。」
「小眾媒體」是極權「剋星」
如今,「小眾媒體」成為時代的寵兒,對獨裁統治產生巨大衝擊,特別令世界最大獨裁政權的北京政府恐懼。中共自1949年執政,一直在壟斷媒體,切斷言論自由的通道。半個世紀以來,歷次整治人民的運動,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令中國人民「禁聲」,所有敢於公開批評當局的人都受到迫害。
然而,自互聯網時代開啟,北京政府越來越難以控制言論,網路上的言論如洪水沖堤,堵了這邊那邊漏,從「俯臥撐」、「躲貓貓」,到楊佳、鄧玉嬌,以及「我爸是李剛」、藥家鑫等,官方的無良及腐敗,不斷激起民眾憤怒,當局不得不考慮民眾聲音,作出某種妥協,但在暗地裡卻不斷加強封鎖網路。
臉書在全球擁有8.45億用戶,但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且有5億網路用戶的中國卻幾乎難覓蹤跡。由於被屏蔽,在臉書全球網路連接圖上到處都在閃光,唯有中國、朝鮮以及非洲部分是「黑暗」的。
自從2009年新疆事件發生後,臉書至今在大陸仍被屏蔽。此外,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和推特(Twitter)也遭到北京屏蔽,無法直接進入。
專門觀察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獨立分析師畢捨普(Bill Bishop)表示,中共當局一直對臉書很緊張。由於2011年臉書在中東和北非反政府運動中,成了示威者的論壇,更加重了中共對臉書的恐懼與戒備。
臉書渴望進入中國
雖然如此,臉書進軍中國的熱情一直未減。早在2010年,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就曾訪中,並拜訪了百度和新浪等主要的網路公司,探討進入大陸的可能性。其後因為「阿拉伯顏色革命」而中止洽談。
美國臉書公司(Facebook)在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透露,因為中共政府嚴格的審查政策,臉書近期不太可能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但會繼續考慮評估中國大陸市場。(AFP)
2月1日,臉書在向SEC提交的IPO文件中九次提到中國,稱「中國是臉書的一個巨大潛在市場」,但因為中共政府嚴格的審查政策,近期不太可能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不過,「我們在繼續評估進入中國的可能性」。
儘管受到中共當局的封鎖,臉書仍然在中國擁有一定用戶。一些臉書用戶很早就開始通過虛擬專用網翻牆訪問臉書之類的一些被禁網站。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臉書對進入中國市場充滿渴望,但可能要付出巨大代價。除非其願意臣服於中共的審查機制,否則無法進入中國大陸。
學者:臉書想進中國 得跪下來才行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程曉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臉書想進入中國,跪下來可以,站著不行。他說,北京政府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強化比當年Google退出中國時更嚴厲的互聯網政策,現在連微博都在加以實名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臉書不是糊塗,那就是說它準備跪下,北京政府叫它幹什麼它就幹什麼。
比如,臉書在中國的管理人員要像中國的互聯網網站一樣嚴格刪除任何政府不喜歡的帖子;要嚴厲處分那些敢於不刪帖子的編輯;要24小時隨時聽候政府的命令,比如某人的博客關閉48小時,某人禁言72小時等等。顯然,這與臉書的「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的理念相違背。
程曉農認為,如果北京命令臉書都能嚴格做到,它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中國,當然,其結果就是那時候的臉書不過就是中國另外一個門戶網站,一錢不值了。◇
本文轉自262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mag.tvsmo.com/b5/264/10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