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功利扼殺幸福 相比大陸 台灣孩子幸福指數高

近9成臺灣受訪兒童感覺幸福 中國孩子學習辛苦 幸福指数低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2月23日訊】導言:臺灣《講義雜誌》21日公佈2012年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成6的臺灣受訪兒童感覺幸福,創12年來新高。相比臺灣,中國大陸孩子的幸福指數堪比世界最低,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不少大陸專家學者表示「應試教育」是導致孩子幸福指數低的「罪魁禍首」。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臺灣《講義雜誌》21日公佈2012年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成6的臺灣受訪兒童感覺幸福,創12年來新高。而臺灣北部的小孩幸福感最高,東部小孩幸福感較低。

8成6臺灣受訪兒童感覺幸福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講義雜誌》去年11到12月,調查了2000多名臺灣國小三年級到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共發出2,300份問卷,回收2,250份,信心水準98%,正負誤差1%。

台灣孩子幸福嗎?調查結果發現,有86.6%的受訪小朋友回答「感覺幸福」,創12年來新高,北部地區兒童有89.1%回答感到幸福,南部兒童也有85.2%回答感到幸福,東部地區兒童回答感到幸福的比率最低,只有78%的受訪兒童認為幸福。

調查發現,小朋友不幸福時的宣洩管道,男生大多是玩電腦、看電視,女生則是告訴家人,遇到困難時,有3成3會找父母幫忙,7成5小朋友認為上學是幸福,比去年下降2.1%,是12年來最低,不喜歡上學是因為功課繁多及被老師罵,調查也發現7成2小朋友有參加校外補習,超過8成7小孩會上網,5成5以上每天看電視超過1個小時。

「母親」最能帶給孩子幸福

調查顯示,小朋友覺得「母親」最能帶給他們幸福,佔36.9%,其次是父親23.4%,再其次是祖父母;而和家人一起出去玩,不論是出國、郊遊、旅行、釣魚、爬山,都能讓孩子感到幸福。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說,調查已連續12年,時空環境差很多,現在出生率下降1/3,父母普遍晚婚,相對照顧孩子的能力比過去更好。

發現有超過8成6小朋友感到幸福,比去年成長2.3%,創12年來新高,其中,北部小孩的幸福感最高,南部地區小孩的幸福感下滑,對小朋友來說,有3成2認為幸福就是「溫暖的家、父母關心,還有與父母同樂」。

考試壓力與父母急功近利困擾孩子

據大陸媒體網站報導,中國孩子在學習上的辛苦已是不爭的事實。對此,鳳凰網曾發起網絡調查:你認為中國孩子幸福指數過低的原因是甚麼?至今共有31,584位網民參與投票。

結果顯示,「學習任務太重,考試壓力太大」得票最高,有20,766票,占總數的44.3%;居第二位的是「父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有11,172票,占總數的23.8%;「『中國式』的嚴肅課堂教育」列第三,有22.6%的網友投票;8.7%的網友認為是「獨生子女無法避免的事實」導致中國孩子幸福指數過低。

不少代表委員指出應試教育是導致孩子幸福指數低的「罪魁禍首」。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不過很多網友都認為,恰恰是家長讓孩子不幸福。

一位大連人說,中國孩子的幸福指數太低是因為家長不合格。宜賓網友「陪你坐一會」也持類似觀點:中國孩子的幸福指數太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學校和家長把孩子當成了學習的工具。一位蘇州人說得很具體:孩子幸福指數低,關鍵是父母強迫孩子上了若干培訓班,弄得孩子沒有玩的時間,而父母還自以為對孩子很關心。

中國年輕家長對孩子「只生不養」

中國青少年問題專家孫雲曉做過一個調查發現,中國家長問得最多的3個問題是:作業做完了嗎?怎麼這麼晚才回家?和誰出去了,男的女的?這些看似關心孩子的問題,恰恰體現出對孩子精神層面關懷的缺失。

幾年前杭州一中學公佈了對全校學生展開的幸福指數調查。結果顯示總分100分的記載卡,一些學生只得了70多分。特別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記載卡只有70多分的學生,不少是家庭條件富裕,成績也不錯的孩子。其中一個幸福感很低的孩子提出的要求是:「我只是希望週末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遊,哪怕逛逛西湖也可以。」

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登峰強調,現在的很多年輕家長對孩子「只生不養」,孩子出生之後就把孩子扔給祖父母或是保姆,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擁有再大的房子,再多的玩具,都不如跟父母在一起講故事更加幸福。

一位新加坡網友也參與調查,他認為「中國大部份的父母也許要接受教育學的教育。父母是否有教養、有修養、有道德將極大影響孩子的性格」。◇ 

=================

中國孩子想像力倒數第一

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據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曾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只佔4.7%,希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中國學子成績突出 想像力非常缺乏

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明;中國學子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2,000人之多,為非美裔學生之冠,但美國專家評論說,雖然中國學子成績突出,想像力卻非常缺乏。

中國著名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國孩子的想像力狀況令科學界憂慮,「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中國教育的解放必須從解放孩子的好奇心開始。

劉道玉拿世界上兩個最重視家庭教育的國家———中國和以色列做比較。以色列家長教育奉行獅子育兒法:母獅讓小獅子離開獨自學會生存;中國的家庭教育則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嬌寵,要麼棒喝。結果是,以色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近10位,而中國卻一個人也沒有。

書包越來越重 童年生活幾近於零

作者劉隱曾撰文《我也來說中國教育》一文中寫道,當今世界,諾貝爾獎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國際大獎,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制度做支撐,沒有雄厚的科學技術打基礎,沒有眾多的優秀人才切磋琢磨相互砥礪,是不可能輕而易舉的獲得這一獎項的。因此,諾貝爾獎便成為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科學技術先進與否的明顯標誌。

網友曾新林撰寫博文分析說:「為甚麼我們國家孩子的想像力會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會排名倒數第五,追根溯源,制度問題,再進一步細化下去,教育制度問題。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心理企盼下,學校在升學率的相互比拚下,社會在成績至上的牽引下,中國孩子的唯一結果是,書包越來越重,作業越來越多,被輔導的課程花樣百出,童年生活幾近於零。試問,連喘息的時間都不留給孩子,孩子何來之思考,連思考的空間都沒有,又何來之想像力和創造力?大家要知道,牛頓也是因為有了坐在蘋果樹底下思考才有了萬有引力定律。」

===================
應試教育扭曲靈魂 背離教育宗旨

–中國應試教育將教育引進死胡同 要重塑中國國民道德靈魂


中國「應試教育」對於關係個人素質提高的價值、人格、道德意識、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教育則注重不夠。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ADEK BERRY/GETTY IMAGES)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教育工作者丁永明在博客撰文《應試教育讓素質教育走進死胡同》,文中說,如今中國大陸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前題下,學生們無休止地看書作業,眼近視了,人癡呆了,體能下降了,個性沒了,創造性沒了。以毀滅學生天性和能力的代價去換取那可憐的分數和升學率的,不僅能毀滅一個學生,更嚴重的可能會毀滅一個時代、一個民族。

「應試教育」讓學生變成「分數奴隸」

首先,丁老師撰文寫道: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好學生與壞學生亦即好奴隸與壞奴隸的標準是學習成績,而學習成績是由考試分數來判斷的,在校學生的全部工作和生活內容,就是如何獲得儘可能高的考試分數,否則他們就會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社會的譴責甚至歧視,其結果就是絕大多數學生不可避免地要變成分數的奴隸。

「應試教育」讓老師變成「分數英雄」

其次,丁永明表示,學校評價老師工作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被稱為「分數英雄」的幾個阿拉伯數字在今天就代表了一位老師的全部:教學能力、道德水平、智商才識、專業水準等;這幾個數字自然而然地演變成了老師評先進、選優秀、得獎金、升職稱等等爭名奪利的唯一資本;也正是這幾個數字將老師徹底催化成了急功近利、唯分是圖的勢利小人。

「應試教育」讓學校變成「分數機器」

第三,丁永明分析說,在應試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標狹隘,教育手段單一。學校成為按一個模子改造學生的「分數機器」。學生的個性發展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學校整個工作圍繞著高考和會考指揮棒轉,管理目標相當普遍地帶有急功近利傾向。在教育的過程中普遍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讓家庭變成「分數保鏢」

當今社會把當官、發財視為「社會公認的」成功者。丁老師在文章中繼續談到,中國的父母,對於子女的期待和核心教育目標,基本上可以很簡單地總結為一項:好好讀書,考上一個好大學,其他都不重要。因此,父母們為了孩子任勞任怨地承擔了其他所有的「分數保鏢」。

「應試教育」讓社會變成「分數金錢」

教師丁永明感慨道,「應試教育」對於關係個人素質提高的價值、人格、道德意識、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教育則注重不夠。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

當今中國社會中公正的缺失,信仰的喪失,理想的丟失,人性的迷失,這些現象的出現與「應試教育」是分不開的,是也「應試教育」帶來的苦果。

丁永明最後寫道,「應試教育」使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偏離了正確軌道,扭曲了教育靈魂,背離了教育宗旨。因此要重塑中國國民的道德靈魂,傳承中華民族的道德精神刻不容緩,否則,這種狹隘的教育模式只會把中國的教育引進死胡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