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主辦第18屆維蘇爾國際亞洲電影節

培養未來的影視愛好者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亦凡法國報導)柏林國際電影節剛剛落幕,在2月14日到2月21日,法國又開始了一個特殊的電影節。位於法國東部的維蘇爾市(Vesoul)自1995年以來,每年都要舉行一場專門針對亞洲電影的國際性電影節。今年已經是第18屆了,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本屆影展向觀眾展示了90多部電影。這個影展也是歐洲最古老的亞洲電影節,也是從中東到遠東的唯一一個針對整個亞洲的電影節。2011年的影展一共吸引了3萬餘觀眾,已經成為歐洲地區的最大的亞洲藝術電影盛會。

該影展是由讓・馬克和馬丁・待胡安夫婦(Jean-Marc et Martine Thérouanne)創立。初衷是針對初、高中學生,開發他們對亞洲藝術影片的興趣。慢慢地,面對維素爾居民和外界的興趣,電影界從短短的幾天改為一週,並聯繫了許多亞洲協會,如巴黎的集美博物館等。

維蘇爾電影節的大賽分為不同級別,有長篇故事影片、短篇故事片、記錄片等等,並有4、5個評委團審理,頒發的是「金自行車」獎。組委會在全世界有幾名代表,每年幾乎要走遍世界各國影展,總共觀看了400餘部影片,最後只選定10餘部推出參賽,大部份都是在法國從未上映過的影片。公關負責人娃法女士(Wafa Ghermani)也是選拔人之一,因為她在台灣從事研究工作,所以經常帶回當地的影片推薦給待胡安夫婦做最後決定。另有選拔人負責中東、哈薩克、伊朗、印度等不同地區。參賽的評委分為國際評委、NETPAC(亞洲電影促進聯盟)評委、集美評委、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評委等等。

引人注目的是每年的主題性電影,由組織者通過幾年的研究和挖掘,圍繞著一個當今新聞要點的主題來定出。今年的主題是「歷史的灼傷」,充分展示了影視家們對中東革命、20世紀戰史、殖民史、核動盪、恐怖襲擊等等當今要事的觀點。這一主題裡環宇電影佔據很大的位置,共有4部影片放映,其中有王全安的《團圓》、陸川的《南京!南京!》、王小帥的《青紅》和《我11》。娃法女士表示,這就表現了華語電影在這個影展裡的地位,每年至少有一部甚至多部影片參賽,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達不到的參加能力。

由於創始人所受的教育背景,維蘇爾電影節所具有的教育色彩仍不減當年。娃法女士解釋:「今年可以說是達到了高峰,這次有一組高中生圍繞黎巴嫩導演若斯琳‧薩布(Jocelyn Saab)的經歷拍攝了一部記錄片。這位導演應邀來和這些學生見面,他真誠而熱情地鼓勵學生們,並推動他們創造自己的故事。這部影片,《WIP (Work in progress)》在節日中以賽外影片播放。」此外,每年影展還推出針對從幼兒園兒童到高中少年的特別放映,並在放映之後可以與導演交談。幾年前,一組學生們在影展之間會見了《巴爾扎克與小裁縫》的導演戴思傑,並在影展之前充分研究影片參考的故事書,以準備和導演交談的話題。娃法女士總結說:「這個影展極大眾化,又非常注重培養未來的觀眾。」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法國真實電影節於本月4日開幕 賈樟柯任評委
五部華語電影將角逐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第十二屆法國沃蘇勒國際亞洲電影節開幕
第12屆法國沃蘇勒國際亞洲電影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