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多行善 命運變
【大紀元2012年02月19日訊】俗話說,人的命,天注定。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被公認為是不太可能的,天命難違嘛!但有一位活佛說過,人要多做好事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尤其是挽救人的生命這樣的大善事,這人的命運就可以改變,很差的命運可以變好,本來就比較好的命運就會變得更好。
有兩個故事就證明了這個理。
在瑞安有一個渡口,叫飛雲渡,風浪特大,常常發生翻船淹死人的慘禍。有一個少年,經常在飛雲渡這一帶遊玩,行為放蕩不羈。有一位很權威的相士告訴他說:「你壽命不會超過三十歲。」他心中想,既然不久於人世了,也就不必娶妻生子,不用從事生產勞作,便以捨財仗義行善事為業。有一次他去飛雲度的路上,拾到一個小包袱,打開一看全是銀子和首飾之類的東西。他收起小包袱,開始等失銀子的人來認領。兩個時辰後,看見一個丫鬟打扮的少女來到飛雲渡,悲傷的徘徊於岸邊,好像要投江自殺。少年來到少女的身旁,問道:「為甚麼要如此輕生?」那丫鬟答道:「我是人家的一個小婢女,主人家有婚事,借親戚家的珠子耳環各一雙,銀子三十餘錠。讓我今天送還,我竟然在半路上丟失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我只有去死,怎麼敢再回主人家?」少年說:「我剛剛拾到,但不知是不是你丟的東西。」經過詢問核對,果然是那丫鬟丟的。於是少年送丫鬟回家,一同拜見其主人。主人深表謝意,拿出銀兩相贈,少年堅拒不受。過了不久,丫鬟的主人對她發火,一怒之下把她嫁了出去,其夫家居所就離飛雲渡不遠。一年後,少年與同行的二十八人將要經過飛雲渡。來到渡口,遇到一個婦人,向他禮拜並致謝,細看才知是那個曾丟耳環銀兩的丫鬟。她告訴了自己出嫁的原委,苦留少年到家吃頓飯。其他人則先登船過江。船到江心,狂風大作,濁浪排空,眾人都葬身魚腹,只有少年得以倖存。少年後來得以善終。
第二個故事就更說明問題了。
清阮元先生的祖父昭勇將軍阮玉堂,曾跟隨大帥征苗寨,當時有幾千苗人投降,大帥想全部殺掉,阮玉堂冒死懇求,讓這幾千苗人活下來了。後來他死在任上,死後家裏沒留下任何財產。阮元的父親阮湘圃安貧樂業,潔身自守。有一次,他在渡口拾到一個布袋,打開一看,裡面裝的全是銀子,還有一份官家文書在裡面。他心裏想,這件事上關國家急務,下系丟銀人的性命,必須等著還給失主。在渡口等到傍晚,果然來了一個人,準備投水自殺。一問正是丟銀子的人。那人哭著說:「丟了錢害了我自己,又連累了我的上級,不如我先死了吧!」阮湘圃連忙拿出布袋還給他,不告訴自己的姓名。幾天以後,湖北有個老朋友的女兒,因家裏窮要賣到妓院裡去。講定身價是二百兩銀子,女孩正在家哭鬧要自殺。正好被客遊漢口的阮湘圃遇到。他立即傾其所有給那個姑娘辦嫁妝,讓她嫁給了讀書人。
爺爺救人,父親也救人。到了阮元這一代,阮家顯貴了。阮元先任江西巡撫,又任雲貴總督,後拜體仁閣大學士、太子太保,賜號文達。成為嘉慶朝的重臣。
前面的這位少年,在人生旅途的巨大的打擊面前,沒有頹廢,沒有沮喪,沒有破罐子破摔。因為他有著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能以樂觀慈善的態度面對餘生。他相信命運,也能知錯就改。順著命運的軌跡,不修今世修來世。對命運無怨無悔,也不怨天尤人。他的宗旨就是,但行好事,不問前程。他走了一條正確的路。後面的阮氏三代,更是驗證了「積善人家有餘慶。」這還真不是小慶,稱得上是十足的大慶啊!
少年的善念善行,阮家的驚天大善,天焉能不知。他給與人的賞賜,是人根本預想不到的。對少年,天保住了他的命,還大大的延了他的壽;對阮家則是有轟動效應的向全國百姓現身說善。大家說,天慈悲不慈悲?大家看,天公道不公道?
從這二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可以明晰一條天理:人只要真心誠意的去做善事、好事,嚴格約束自己不做惡事、壞事,你的今生和來世都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