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 復原之路有曙光
【大紀元2012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臺北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在30年前幾乎無藥可治,約三分之二病患,因週邊關節到處受到破壞而殘障。但現在只要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經由新一代免疫調節藥物治療,能替部分骨頭受侵蝕的病患復原之路帶來曙光。
一名48歲林小姐,3個月前因雙腳踝、足背疼痛而就醫,自述過去沒有任何疾病,偶爾會腰痠背痛和雙膝蓋疼痛,醫師初步檢查懷疑是扭傷或肌腱炎,服用消炎止痛藥數星期,疼痛改善效果有限,於是被轉診到過敏免疫風濕科。經理學檢查有多發性關節腫痛;血液檢查顯示發炎指數很高,類風濕因子和Anit-CCP(抗環瓜氨酸抗體)高度陽性;超音波發現關節及肌腱發炎,有早期骨頭侵蝕現象,經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給予抗風濕藥物治療3個多月,病情無明顯改善,後來使用最新免疫調節藥物治療,病情即獲得有效控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蕭凱鴻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會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主要發病高峰在40~60歲,平均盛行率約0.4 ~1%,其破壞關節能力強,症狀以全身對稱性的週邊關節慢性發炎為主,但也會侵犯身體內臟器官和發炎。若未好好治療,病患不但會為殘廢,也會縮短平均壽命。
蕭凱鴻說,大多數病患剛開始只有不典型的不適,例如:疲倦、噁心、全身無力、骨頭肌肉隱隱作痛等,之後才出現關節發炎;多數以慢性多發關節炎表現,少數則以急性多發性關節炎及關節疼痛來表現,並有全身性症狀,包括發燒、淋巴腺腫大或脾臟腫大。典型的侵犯關節是在手腕和手部小關節等,但全身其他關節也可能會受到侵犯。關節長期發炎,會引起關節變形,嚴重者就變成殘障。
蕭凱鴻指出,避免關節受到破壞,要儘早使用抗風濕藥物控制病變進展。止痛消炎藥可以緩解關節腫痛等不適感,但無法改變疾病進展。類固醇藥物能在早期控制症狀,但長期且較大劑量的使用,會有副作用。非類固醇藥物能消炎、鎮痛及消腫,通常在數小時至數日見效,但效果會因患者及其病情而異。目前已有「第二型環氧化酵素COX2抑制藥」上市,對於有消化性潰瘍、出血之虞的患者或年紀大者可使用,但對於高血壓或腎功能異常者,使用上要特別小心。
蕭凱鴻提醒,服用抗風濕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要在風濕病專科醫師監控下使用,定期監測調整劑量就能避免絕大多數的併發症。另外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控制,並配合復健治療,加強關節功能鍛鍊,以保持關節功能的正常。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建議
1. 禁吃補品,例如: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當歸 、黃耆等。
2. 少吃薑母鴨與羊肉爐,大部份都有放補品與補藥。
3. 少吃類雌激素食物,例如:山藥、瑠璉、大豆異黃酮濃縮製品等,研究報告顯示,女性荷爾蒙與本病有密切關切。
4. 食用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例如:沙丁魚、鮪魚、大比目魚、鯖魚和鮭魚,或服用魚油,能減輕發炎反應,改善早晨關節僵硬和疼痛的症狀。◇
更多:關節疼痛僵硬?關節炎不可忽視的7種早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