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平平台灣台中採訪報導)嶺南鑄劍大師陳天陽一生帶有許多傳奇色彩,從遇到了圓大師中斷學業、學習鑄劍,並自行復原出戚家刀等古物,曾為蔣介石、何應欽將軍修復古劍,六十年來堅持古法煉劍,發揚嶺南派的鑄劍方法。可惜,陳天陽已於去年過世,台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集結其一生力作,以紀念展方式展出,供後人學習。
陳天陽從沙鹿商工轉學到台北建國中學夜間部,在植物園巧遇與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少林了圓大師,中斷學業,開始了與師父風餐露宿的生活,學得一身拳術、鑄劍本領,師父要求他寧願少吃一頓飯,也不能錯賣一把劍,並要吃得了苦。
孫子陳重智五、六歲開始,清晨五點起床供佛,開始練蹲馬步,學打拳法,之後再學兵器,才能開始學習鑄劍,他表示,爺爺對鑄劍的過程非常仔細,程序不能錯亂,對子孫輩也很嚴厲,若程序錯誤或玩心大起,即會遭到厲聲斥責;他且要求後輩需端正心胸,陳重智表示,磨劍必須心正意清,如果雜念很多或心中不靜,就會磨壞劍身,前功盡棄,因此,他們通常都選夜深人靜時,才開始鑄劍。
展示現場有陳天陽贈與台灣民選第一任總統李登輝的「承天劍」複品,陳重智解釋,爺爺以古法鑄劍,鑄好的劍身必須放到戶外日曬雨淋數年,若劍身出現裂痕,表示不合格,立刻淘汰。因此,爺爺通常一次打造兩把或四把劍,現場展出的這把即是李登輝總統手上「承天劍」的姊妹品。陳重智表示,即使現在科技再發達,爺爺仍遵照古法手工鑄劍,而非以模子大量生產,這也是其作品較大陸或他人作品要貴重許多的原因。
身為嶺南鑄劍大師的陳天陽作品雖然價格不菲,但他對請劍者有三不──品行不端、來歷不明、財大氣粗──皆予以拒絕,但陳重智也看過爺爺贈劍給學生練習。他認為,主要還是看請劍者對刀劍的誠意。陳天陽身後留下一百多把尚未完成的劍胚,陳重智表示,後人都會慢慢依照古法完成。
(責任編輯:羅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