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樺星紐約報導)聖誕佳節到來之際,紐約華文資深作家叢甦22日下午在法拉盛圖書館演說「聖誕老人文化」,講述聖誕老人在西方文化中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
叢甦表示,聖誕夜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夜晚,「這一夜不同於其他的夜晚。這一夜大氣層都顫動著期盼與希望。」孩子們進入夢鄉,等待著聖誕老人St. Nicholas駕著他那由神鹿拖著的滿載大大小小禮物的雪車到來,那雪車發出的清脆鈴聲與宏亮的「Ho Ho Ho!」是孩子們期盼的聲音,也是新一年到來的希望之聲。
叢甦介紹道,聖誕老人St. Nicholas的原型是四世紀一位樂善好施的希臘主教,但在歷史的發展中,聖誕老人卻成了一位喜愛孩子的白鬍子老頭兒,「他快樂,肥碩,笑口常開。」聖誕老人擁有一個玩具工廠,工廠裡的工人是一群快樂、辛勤勞動的小精靈,他們根據孩子們在過去一年裡的表現,連夜精心製作玩具送給他們,表現出色的好孩子會得到貴重的禮物,相反,不聽爸爸媽媽話的孩子只能得到一份普通的禮物。這樣的故事激勵著孩子們做一個聽話、孝順的孩子,可隨著好萊塢與大眾傳媒的過度渲染,聖誕老人的故事卻變得「高度的商業化和媚俗化」,商家們利用聖誕老人作為商機,推出以聖誕老人為主題的電影、唱片,聖誕禮物、聖誕大餐等等。叢甦認為,將耶穌生日的慶祝過分商品化、庸俗化、金錢化、浮表化是成人世界裡「向錢看」的永恆的慾望,孩子們需要不過是聖誕老人帶來的禮物的那一份純真的願望。
到底聖誕老人是否存在呢?叢甦介紹道,1897年紐約一位年僅八歲的小女孩維吉尼亞(Virginia O’Hanlon)曾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紐約的權威報紙《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問他們聖誕老人是否存在。《太陽報》的一位編輯名叫Francis Church看到這封信後,寫了一片短小的社論來回答這位小女孩的問題,他這樣寫道:「是的,維吉妮亞,聖誕老人是存在的,正如『愛』、『慷慨』與『奉獻』一樣地存在。一個沒有聖誕老人的世界,正如沒有維吉妮亞的世界一樣,將會是多麼黯然無光……聖誕老人是存在的,永遠存在,一千年以後,一千萬年以後,他將繼續使童年快樂……」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問答,後來變成了美國近代文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成了英語世界中被轉印最多的一篇社論。
叢甦隨後補充道,雖然大家都知道聖誕老人並不真實存在,但沒有哪一個成人忍心來戳破這帶來希望的美麗虛幻。社會的發展不在於高科技有多麼的發達,經濟有多麼繁榮,「兩千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使人類繼續存活下去的不是科技,不是繁榮,不是高樓長橋,不是導彈與航母,不是一切外在的金光閃爍、紅綠黃白,而是他那與生俱來的一顆血紅的跳動的心。」人類在進步,但人類的心也必須要淨化,「使它變得美麗、善良、包容、仁慈、熱愛並且偉大。」
(責任編輯: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