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占星術」讓記者瘋狂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11月06日訊】 (美國之音)洛杉磯—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攝製《採訪中國》( Assignment : China )系列記錄片,最新一集《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 描寫了在信息隔絕的冷戰年代,美國媒體如何想辦法報導中國。

《中國觀察》記錄片製作人、前CNN駐華記者齊麥可(Mike Chinoy)在影片中邀請多位當年在香港報導中國新聞的美國記者、編輯以及政府官員,請他們以親身經驗講述1950年到1970年初,在不能進入中國實地採訪的情形下,怎樣發展出一套所謂克裏姆林宮法 (Kremlinology)來報導中國新聞。

齊麥可說:「新聞人員發展出一套技術,包括分析中國媒體的新聞、採訪中國難民、與各國外交官談話、有時甚至像情報人員做間諜那樣,設法拼出一幅拼圖。很多時候他們寫對了,有時他們搞錯了,但他們是怎麼做的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字裏行間找言外之意

影片中有記者說每天都要在中文新聞的字裏行間找言外之意,例如中共高層誰站在排名第幾的位置,換了位置是否該人的權力有了變動。又如每次都舉杯祝賀毛澤東和林彪,但幾天後在河內只祝賀毛澤東卻沒了林彪,猜測林彪出了事,後來果然得到證實林彪墜機身亡了。

1965年中國大幅報導江青的改良京戲,又有批海瑞罷官的新聞上頭條,美國記者都意識到中國出了大事,但誰都猜不到竟發生文化大革命。

中方故意放假消息

在文革期間中國官方報紙有大量讚美紅衛兵的文章,讓西方媒體真假難辯,但文革結束,有天香港新華社高興地對美國媒體說,終於可以告訴你們真相了,以前說的都不算。

記者假裝商人進入中國偷拍

1967年加拿大記者Moley Safer假裝是旅行社人員替CBS到中國去進行拍攝,即使他們都會背幾句毛語錄,但還是被紅衛兵抓到旅館大堂審問,在翻譯暗示下,記者只好道歉說是因為被西方文宣誤導,到中國才得以見到真相,紅衛兵們全體大笑就把他放了。

記者們每天都要傷腦筋怎樣找到新聞,ABC電視臺的Ted Koppel經常到新界邊境,設法用天線收看廣東電視的畫面,有時也找到好新聞。有些記者找各國外交官員甚至是情報人員訪談,雖然明知他們都有各自的目的,例如讓美國總統第二天看報看到他們的意見,但是記者們也沒有太多選擇。

瘋狂的中國讓記者也瘋狂

前時代雜誌記者白修德(Theodore White)寫了本書《中國:瘋狂的根源》(China :Roots of Madness)反映了當時那些記者的無奈和憤怒,誰不想要第一手的報導呢?

白修德在影片中說:「我們不知道在北京誰對誰做了甚麼,我們不知道他們怎麼想或怎麼下的決定,不論我們多麼努力研究中國,我們仍無法預知1958年的大躍進、1966年的紅衛兵運動,好像有怪獸在海底下鬥爭,但直到泡沫湧上來才能知道他們在鬥什麼。」

北京學沿用迄今

這種克裏姆林宮法( Kremlinology )被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副院長杜克雷(Clayton Dube)直接稱為「北京學」(Pekingnology),即使現在中國已經開放很多,但最近習近平神隱十多天,北京學依然被各方媒體沿用做報導。

中南海占星術源於中國政治不公開

美國之音博客作者何清漣把這種方法稱為「中南海占星術」,她說即使北京當局聲稱要增加政治公開性和透明性,但總躲在紅牆內的黑幕政治裏玩弄權術,還有各種隱身人在網絡上放出各種真真假假的風聲,連十八大會期都要讓人猜謎,難怪中南海占星術會長青不衰。

教授:中國應更開放外國媒體也要提高新聞品質

杜克雷教授說:「中國政府應要對外國媒體更容忍更開放,同時外國媒體也要對中國報導做更多投資,提供高品質的新聞報導絕對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來的留學生宋姓女生說,看了影片讓她非常佩服那些美國記者離開家鄉克服萬難報導中國。宋姓女生說:「至少從我今天聽到他們講的來看,我覺得(西方媒體報導)還是比較真實的。雖然有些時候可能新聞被商業集團操縱這也是我的美國朋友告訴我的,但我覺得一些比較正義的人士,就像今天看到老伯伯,他們基本上是用生命去換來的新聞,我覺得還是非常讓人感動。」

她說的老伯伯是當年CBS電視臺記者佛朗森( Murray Fromson ),年過八旬的佛朗森出席了在南加州大學傳播學院的記錄片首映會,透露了許多當年中國觀察的記者們怎樣影響美國議員甚至總統的秘辛。

中國承諾保障外媒權益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曾表示中國重視外國媒體,1983年起設置新聞發言人,當年不能提問的外國媒體現在已經在記者會上與發言人舌戰。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也曾在世界媒體峰會上承諾,會按照有關法律保障外國新聞機構和記者的合法權益,並為外國媒體在華採訪提供便利。

(責任編輯:郭惠)

相關新聞
2012年度全球新聞自由報告 中國評最差之列
自由之家:中國置入臺媒影響新聞自由
限制新聞自由 北韓敘利亞上榜
【歷史今日】:世界新聞自由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