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華府

【華府菁英】梅花香自苦寒來

-- 專訪王張容善女士

【大紀元2012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何伊馬里蘭州報導)馬里蘭州共和黨競選總部亞太裔主席王張容善女士(Josephine Wang),在大華府地區不僅知名於華人僑界,而且在當地政界也頗具影響力。她素有政治抱負,從里根時期就開始積極熱忱的參與共和黨總統候選的競選活動,積累了豐富的參選經驗。同時,她還多年從事於馬州的教育事業,在該領域也頗有貢獻。

  

事實上,王張容善是一位歷經磨難、苦盡甘來的奇女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的成功背後,有一段十分艱辛的人生。

  

容善女士生於北京一大家族,其父張萱,祖籍山東,為中國近代享譽一時的學界考古專家,祖父一生致力於教育辦學。在中國極為動盪的時期,家庭顛沛流離,數度逃難。父親時為輔仁大學教授。1949年中國淪陷之前,父親和長兄忍饑挨餓背負書籍逃至海南島,父偶患瘧疾,幾近喪命。父子二人後又流亡到香港,母親帶著三個子女遂去往香港團聚。一家人居住在木屋區,那裏難民聚集,食不果腹,兄妹幾個經常去海灘挖尋可吃之物。母親做散工,繡花賺點小錢養家,因長久繡花導致目盲,幸得一位中醫難民推薦的民間藥方得以痊癒。父親長於攝影,經常為英國兵士或大團體活動照相賺錢,全家生活因此得以暫時維持。除了忍饑挨餓,家裏甚至因沒有淨水喝而不得不去山上挖水做飯。容善女士常以這段經歷調侃說:「我就是在森林裡也能活下去的。」

  

家人還做過其它營生,境況漸好後,全家搬遷住進一座木頭灰牆的房子。容善去夜校唸書,常常借鄰家燈光學習功課。後來,舉家再次搬遷,入住三室一廳,這是家裡買的第一套房子。1952-1957年間,父親被聘為香港大學教授,專職考古,與錢穆等從事甲骨文研究。作為近代中國古文研究的第一人,父親編纂的《中文常用三千字形義釋序》於1968年在香港大學出版。

  

因長兄在美國服兵役期間表現出色,家人從1959年始相繼來美。父言:「大力開疆。」全家終得以安居。父親同時任職於夏威夷大學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N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的中文部。兄弟均在各自職業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容善於1966年大學畢業後,相繼在馬州各初高中學界執教,迄今為止已數十年。

  

她個性獨立、樂觀、直率、坦誠、堅強,崇尚公平、平等、自由。婚後,她展現出為人妻母賢惠能幹的一面,尤擅女紅,因經濟拮据,常常為孩子縫製各式衣服,包攬洗衣服、剪草等一切家務,同時兼做教學。

  

容善女士的教育專業培養了她較強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且在各領域皆有所涉獵,還擅長繪畫、彈奏鋼琴等。她學業十分優秀,在校活動中亦非常活躍,因此對華人相當熟悉,為以後的參政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從服務於里根政府時,她一貫處事雷厲風行、反應敏捷,擅於溝通,會說流利的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國語和廣東語,表現相當出色,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欣賞。鋒芒畢露的容善女士遂被推薦為共和黨總統選舉候選人拉選票。她在政治領域的極大興趣和非凡的能力贏得了馬州議員Jean Roesser的賞識和提拔。1986年,王張容善初次被成功競選入馬州中央委員會,同時擔任美國白宮亞太裔事務顧問委員會主席祖炳民的助手,在此期間人脈不斷擴大。

  

1988年里根任總統期間,她在美國教育部任教育顧問委員會委員,屢獲政府褒獎,其中之一為政府教育實習機構總統顧問獎(Intern Agency on Government Education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在她所在委員會中全國獲此殊榮的僅十幾人。她前後四次分別在華人聚集的馬州選區為里根、老布什、布什和羅姆尼競選總統助選拉票。

  

容善女士在教育領域也擁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教育上的稟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良好的家庭環境。她被學生視為最受歡迎的老師,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她堅信每一分鐘都可以學習,需在與孩童的交流中培養思考的能力和技巧,教育應強調娛樂與學習並重。

  

容善女女士把自己當作美國人,喜歡美國文化的開放和包容,認為東西方兩種文化應該取其精華,互為補充。同時,她極為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深信它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化都無可比擬的。

  

除了繼續從事摯愛的教學,容善女士依舊關注參政,幫助提拔人才。她的一雙兒女年輕有為,四個孫子承歡膝下。閒暇時,她愛好收集象徵共和黨的像,擁有一個陳列著各種各樣小像的櫥櫃。她還熱衷於疊花和動物等小玩意。容善女士希望將來賦閒在家時,翻譯她甚是喜歡的著作“Snow Fan & Secret Flower”(《雪花與秘扇》)。

(責任編輯: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