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嘉義大學發表牛樟芝創新栽培科技

人氣: 3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2012年11月3日適逢國立嘉義大學93週年校慶,1日上午10時30分在蘭潭校區召開校慶記者會,推出嘉大牛樟芝新栽培法等3項新研發成果,牛樟芝素有「靈芝之王」美譽,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廖宇賡副教授、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李世豪副教授所組牛樟芝研究團隊,歷經多年研究,成功開發非牛樟樹人工栽培牛樟芝的模式與科技,即是以非牛樟樹的椴木與其它培養介質調配來栽培牛樟芝,使牛樟樹種不會因遭濫伐或盜伐而瀕臨滅絕。

李世豪表示,目前此栽培技術已日趨成熟,經研究成果顯示牛樟芝菌絲能著生於非牛樟椴木所調配基質,生長情形近似於椴木的生長,且逐漸邁向有性世代子實體生長發育。所培育牛樟芝也經國立陽明醫學大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張懿欣教授實驗,具有抑制腫瘤效果。

他指出,鑑於牛樟樹被大肆盜伐有急迫性危機,而進行牛樟芝創新栽培科技的研究,如今有突破性進展,成績斐然。希望藉由此創新培育科技的成功,遏止大肆盜伐牛樟樹,挽救臺灣特有珍貴樹種–牛樟樹,避免瀕臨滅種的命運,恢復森林多樣性,同時人人皆可享有物美價廉原住民聖藥–牛樟芝,永保終生健康。

以下為嘉義大學李世豪副教授所組牛樟芝研究團隊的研發成果發表:

圖2:牛樟樹。(嘉大提供)

野生牛樟芝(如圖1)是生長在牛樟樹幹中空內壁,其病徵為褐色腐,故為褐腐菌。牛樟芝只生長在牛樟樹(如圖2)。臺灣得天獨厚,牛樟樹臺灣才有,也只能在臺灣採得牛樟芝,且人工栽培不易,因此,牛樟芝價格也非常昂貴,一斤叫價十幾萬臺幣,並且有行無市,不易購得。也因而引發為了採取牛樟芝,而大肆盜伐牛樟樹,使得臺灣特有珍貴樹種瀕臨滅絕,甚至破壞森林多樣性與生態平衡。

牛樟芝素有「靈芝之王」美譽,早年原住民上山工作,只要口中含一小片,可以整天不喝水,而且具保肝、防宿醉,解毒功能一流,其子實體呈橘褐色,所以又稱為「臺灣紅寶石」。如今,經研究證實,牛樟芝成份含有多醣體、倍半萜、三萜類、固醇類、酚與二酚衍生物,具靈芝優點,還可抗B型肝炎、抗氧化、甚至防癌,相當珍貴,因此,牛樟芝確實具有學術研究與生技產業開發的價值。

當代牛樟芝培育科技

牛樟芝人工栽培不易,需運用當代生物科技,創新製程,以突破無法人工栽培技術瓶頸。當今牛樟芝培育研究有二個方向:固態培育牛樟芝子實體與液態深層培育菌絲體。

(I)固態培育牛樟芝子實體;
純以牛樟樹椴木培育牛樟芝子實體;或以非牛樟樹為基質之培育牛樟芝子實體。

(II)液態深層培育菌絲體
搖瓶振盪培育法(如圖3):操作簡便,最常用來篩選優質菌株,但在培育過程中,無法對培育環境調控,限制菌絲生長因子,可能使菌株生物活性無法完全表現。

圖3:迴轉震盪培養箱。(嘉大提供)

發酵槽通氣攪拌培育法(如圖4):是針對發酵槽內之溫度、濕度、光度、酸鹼度、溶氧量等生長環境參數,設計最適生物反應之程序控制。
圖4:發酵糟。(嘉大提供)

本團隊研究進展

(I)固態培育牛樟芝子實體
第一代(如圖5):牛樟椴木栽培牛樟芝。
第二代(如圖6):非牛樟木培育子實體之原基。
第三代(如圖7):非牛樟木培育類子實體。

圖5:牛樟椴木栽培牛樟芝。(嘉大提供)

圖6:非牛樟木栽培子實體之原基。(嘉大提供)

圖7:非生樟木栽培類子實體。(嘉大提供)

未來展望

研究團隊冀望此創新科技研發成功–以非牛樟樹為基質培育牛樟芝子實體,由小規模實驗室拓展至大規模量產化廠房,以遏止大肆盜伐牛樟樹,挽救臺灣特有珍貴樹種–牛樟樹,避免瀕臨滅絕的命運,恢復森林多樣性與生態平衡,同時人人皆可享有物美價廉原住民聖藥–牛樟芝,永保終生健康。嘉大牛樟芝研究團隊最後要深深感謝林務局、衛生署、校方補助經費,林業試驗所張東柱研究員提供菌株、嘉義與花蓮林管處提供試材。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