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金鐘影后、戲劇教母劉瑞琪小姐,以「大手牽小手」的精神,返回母校基隆崇右技術學院,分享實務經驗來提攜學弟妹。她特別提醒學弟妹,學會表演前,要先學會「規矩」、重視「職場倫理道德」,每一次的演出,都是用唯一的一次表演,盡全力做到最專業、最好的。
自認懂得少、成熟的晚,演藝事業從陌生到熟悉,從年輕演到中年。劉瑞琪說,自己很幸運,剛入行,遇到好的導演(虞戡平、李祐寧)以及團隊。但別看演員的出現,都很光鮮亮麗,其實是要能吃苦、耐勞、拼第一。
在她20出頭時,人生歷練少,內心戲其實很難貫徹,但也要努力做到100分,每一個表演,都是一個新的成長。她記得第一次的一場哭戲,NG了N次,當時前輩江霞姐,把她拉了去問,真的哭不出來嗎?一個巴掌借力使力幫了她。
劉瑞琪表示,年輕時的清純,無心插柳,傻呼呼的就進入了演藝圈,又遇到好的導演,無意中得到掌聲,得到金鐘影后頭銜,她的人生一切都順順利利,人、事、物的一切,是那麼美好。她倍受寵護於掌心中,那時她的眼裡,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直到她生了病,一切都變的不是一回事了。甲狀腺亢進,凸眼症,青春玉女變臉了,讓她從雲端摔落了,外觀的改變,讓她演藝事業掛零,面臨生命最大挫折。
劉瑞琪只能接受現實狀況,嘗試著做別的,抱著能屈能伸,忍苦耐勞的精神,但畢竟非基礎職場走出來,幾年下來,都做的不開心。
10年後的一個機會,推了3次還受邀,她試著走回來原先的崗位。但人會長大,不可能永遠青春!不再是主角的她,還曾偷偷哭泣過喔!她說,人總會比較嘛!跟以前比起來差很大耶!劉瑞琪在片場抬頭看著燈光說,我回來了嗎?
被否定以什麼心態面對,一事無成用什麼態度對待,再出發時自己的動機、興趣是什麼?認知是什麼?為何回來?她認為,唯有動機正確時,面對挫折才能坦然面對。
射手座的樂觀個性,她很快的轉變心態,只有接受,才有辦法、有力量走出來,才能勇往直前。生命重來一次,她感謝老天爺給她演員的一個好工作,一路給的機會。
先感動自己 才能感動別人
劉瑞琪表示:「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每個人的表情就是戲,適當的表情,抓到中心軸,有底,有節奏,台詞就水到渠成。靠肢體、眼神、起心動念,進入角色,台詞就會帶動妳,它就不只是一個劇本,就會是有生命的。
從年輕演到媽、從一手到演二手,突破既有形象,挑戰不一樣的角色,演藝事業瞬息萬變在演藝圈裡,是需要有耐操、耐凍、拼第一的吃苦精神,是一個大挑戰的地方,心理要接受它,隨時接受現實狀況,EQ學習。
劉瑞琪說自己是一個頭腦簡單、直接、單純的人,也因為簡單,保護了自己,一些負面的,到了她這,都變正面。懂得珍惜它,充滿熱情,相由心生,找到快樂。
把握每一次機會,與環境、角色對手,接招、還招,創造角色立體化、活化。變成角色,但必須點、線、面的「自我觀照」,拉出自我,關注自我、照顧自己,才能去玩那個角色,創出不同面的演員。
投入、進入角色,卻不能變成那個角色,演完就不是我,打碎重新組合。每一次都是唯一一次的表演,就算是同類型角色,也要在同中求異,給予觀眾最專業、最好的、不說負面。
劉瑞琪提醒學弟妹說,現在3C流行,低頭忙打卡,忘了現實身邊的人,這是對表演不尊重,與前輩、對手互相培養默契是必要的。她說自己是個傳統、保守的人,不把手機、3C帶到現場。
劉瑞琪表示,傳承很重要,她在前輩身上學到職場倫理道德,要懂得尊重,有規矩,拿出勇氣,勇於嘗試。
崇右演藝事業系主任虞戡平導演表示,劉瑞琪有非常強的倫理關係,涵蓋30年生命的轉變,一顆堅忍的心,一次又一次不斷努力,堅忍的毅力,不失去勇氣,永遠面對現實。
崇右副校長鄭寶清希望同學吸取別人的經驗、智慧,站在巨人肩上,向前看、向上看。邀請大師經驗傳承、互動下,將專業知識與技能於實務上相結合,提升學生未來就業能力。
(責任編輯: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