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14日訊】(新紀元週刊301期,記者趙芷菱報導)大量史料及蔣介石日記被公佈後,許多兩岸歷史學者投入到研究之列,蔣中正高度的民族氣節與傲人的領袖風骨,備受兩岸學者所肯定。
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許多塵封已久的歷史,或許被掩藏、或許被扭曲、或許被遺忘。然,曾經是神州大地上最有權力的男人——已故蔣中正總統,其一生功過,在1949年分據之後的國共兩黨之間,有著天差地別的評價。
但自從大量史料以及蔣介石日記被公佈之後,吸引許多兩岸歷史學者投入到研究之列,顛覆了兩岸的歷史記載,蔣中正不再是曾經的「偉大領袖」或「人民公敵」的各自表述,但是其高度的民族氣節與傲人的領袖風骨,卻備受兩岸學者所肯定。
為紀念蔣中正而建立的中正紀念堂,這幾年來也持續地從事有關蔣公史料的研究,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戰敗而播遷臺灣,在蔣中正領導下的1950年代,是奠定中華民國在臺灣發展的歷史關鍵時期。
藉由系列的研討會,在延續去年「100年蔣中正研究學術論壇:1950年代的臺灣(I)」的脈絡,今年(II)研討會,是以外交、政治及軍事等三大主題為架構,蔣中正針對此所做出的決策,穩定日後臺灣政局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甚至發展出曾經舉世驚豔的臺灣奇蹟,而這些都要從1950年代開始談起。
「歷史的記載往往各有評說,1950年代的臺灣歷史應該逐漸退去黨政色彩,以公正、客觀的態度,回歸學術研究的領域,希望從不同的檔案、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角度去鋪開呈現,進行分析、釐清、還原當時歷史的真實面貌。」這是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唐啟華,希望面對歷史時,所秉持的基本態度。
劉自然案與中美關係之研究
劉自然事件,又稱五二四事件,起因為1957年3月公民劉自然遭美軍援顧問團上士雷諾(Robert G. Reynolds)槍擊斃命,因其享有治外法權,由駐臺美軍軍事法庭進行審訊,兇嫌雷諾被宣判無罪,且不准上訴。5月24日上午,劉氏遺孀在美大使館門前舉牌抗議,得民眾之同情,終釀成該日下午群眾搗毀美國大使館、破壞美國新聞處、撕毀美國國旗等事件。
此事件的時代背景,正值所謂黨國情勢「風雨飄搖」時期,美國杜魯門總統於1949年8月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表明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1950年1月並發表「不介入臺灣海峽爭端」的聲明,然而同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驚覺錯誤,體認到臺灣戰略的重要性,將臺灣列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之後美國在1954年和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作為新的對華政策。
1951年,美向臺灣提供若干軍事援助,但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美國軍援顧問團駐臺人員構成美國駐華大使館之一部分,享有治外法權;我政府予以同意。此一背景,應是1957年5月臺北「劉自然事件」發生的重要根源。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桶法認為:「在當時歷史時空下,還是覺得蔣中正的做法太過依賴美國到忍辱負重的地步,就治外法權而言,美國當時也有駐紮在西班牙等其他地方的類似民眾衝突事件,但相較美軍的權利是較為壓縮的,就屬我方最為低調。」
還有當時美國政府曾對蔣經國是否介入「五二四事件」提出質疑;林桶法表示:「雖然美國有理由去質疑蔣經國,因當時蔣經國與依賴美國那批人的作法是有所不同的,而被美認為是對其不友善,但就邏輯分析,蔣經國去策動的可能性極低,因為顯然沒有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的動機,最後美擔心的密碼也沒有失竊,調查也無高層涉入。」
1950年代的蔣中正與顧維鈞
顧維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自1946年再度出任駐美大使,希望參與聯合國的建立,成為五強之一,並希望跟美國建立友好關係,適得以發揮他外交長才;但不意國共內戰,國民黨情勢逆轉,造成他反而需要不斷地向美國求援的局面。
當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公開宣佈美國政府不再援助蔣介石之際,蔣介石跳過顧維鈞,直接派遣夫人蔣宋美齡擔任特使,又派了自己的親信俞大維及孔祥熙,使顧立場頗為尷尬;再加上大陸淪陷後,顧在大陸的資產盡被沒收,顧當時仍堅持站在中華民國政府一邊,但在大使任內仍然遭架空,直至1954年12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之後,顧認為其任務已達成,遂辭去駐美大使一職。
這段歷史牽涉出蔣介石與顧維鈞之間的關係,由友好到慢慢冷卻的歷程。係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趙席敻所提研究之大意。
就此,唐啟華表示:「有關顧維鈞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時所扮演的角色,及蔣宋美齡夫人在美國外交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和顧維鈞之間的衝擊情形如何,應進一步研究探討,釐清更多歷史面貌。」
對於顧維鈞何以被架空?唐啟華個人認為:「蔣介石在外交上,希望由親信來處理對美國的外交事宜,也可以理解,又當時蔣在臺灣的作為趨向於嚴酷治理的白色恐怖,跟顧維鈞所嚮往的民主自由主義有不合之處。」
蔣中正與省府疏遷中興新村之決策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李君山,就政治方面探討:「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與臺灣省政府形成微妙關係。曾任省主席的吳國楨,稱之為『一島兩府』,即島上同時有兩個『政府』在運作,且轄區幾近重疊的尷尬狀況。」
當時層峰以「疏散」之名,行「遷治」之實。又謂,政府遷臺後最初三位省主席陳誠、吳國楨和俞鴻鈞所可能造成的「葉爾欽效應」之虞。
對此,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陳進金認為:「以蔣中正的強人色彩,應無所謂『葉爾欽效應』因素,而1949年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為防止中共在臺擴散、鞏固統治地位以及完成國家建制的工程,至1987年間實行戒嚴統治,即臺灣的白色恐怖時期。最後蔣的目的達到了,但臺灣的民主自由卻是倒退了。」
123自由日 韓戰反共義士的來臺
在軍事方面研究,根據國史館簡任協修周琇環報告簡要為:1950年10月起,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後,與聯軍經五次戰役,遭聯軍俘獲華籍戰俘約2萬1000餘人。戰俘營裡發生反共與親共的爭執,約7000人的親共戰俘屈居下風,另為安置。餘約1萬4000人是反共的,他們堅決反對遣返至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以「一顆心回臺灣,一條命滅共匪」的志願,選擇來臺定居,這就是所謂「韓戰反共義士」。
至於韓戰反共義士來臺的日子,一般人多誤以為是「一二三自由日」,事實上除了142名不能坐船的傷病義士,確實在1954年1月23日搭機抵臺,1萬4078名絕大多數的義士是在25至27日坐船至基隆港來臺的,「一二三自由日」則是全體反共義士恢復自由取得平民身份的日子。
後來,受韓戰反共義士影響,陸續投奔來臺約有17萬餘人的大陸「反共義士」。
反面傳言 繪聲繪影
但1萬4000多名韓戰反共義士來臺,卻另有一些反面說法,比如被暴力脅迫來臺,包括在戰俘身體上強迫刺青,不肯刺字者甚至會被打死丟入糞坑等,還有來臺後,被限制自由等繪聲繪影傳聞。
周琇環對此作如下表示:
強迫刺字等行徑,應該是底下小兵基於團體的壓力所為,認為既然是反共了就要刺字表明,如此更能堅定到臺灣的決心,但並不是蔣中正的直接授意,蔣有派人去宣揚歡迎他們來臺,但是並沒有派人去壓制脅迫,那些迫害應該是整個戰俘營氣氛的關係,親共及反共立場非常分明,跟蔣沒有關係。
這批來到中華民國的戰俘受到英雄式的歡迎,至於後來的安置也非常好,係由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負責,百分之九十幾自願從軍,成為國軍的一支生力軍。
此事件發展,根據幾個學者研究,這些來到臺灣的戰俘還是比較幸運的,那些沒有被刺青的戰俘回到大陸後的下場反而非常悽慘,有遭批鬥、清算、開除黨籍、軍籍等。
這些關於暴力脅迫韓戰反共義士來臺的反面說法,應是中共製造出來的聳動情事,否則對上級無法交代、還影響士氣。◇
本文轉自第300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