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台灣十二年國教紛擾,至今仍有許多分歧意見,學者歸咎於決策缺乏嚴謹程序,政策形成前,沒有完備的研究及諮詢機制。
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今天舉辦十二年國教論壇,教育政策的決策程序成為討論焦點。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十二年國教號稱準備了30年,但到現在,還是很多人覺得準備不足,急著推動會變成「早產兒」,「懷胎30年的早產兒,到底是怪胎,還是龍胎?」
吳武典認為,十二年國教至今爭議不斷,還有一堆人唱衰、唱緩、唱停,主因就是決策時出現問題,缺乏透明、果斷、精準。
吳武典說,十二年國教的一些措施,明顯是行政人員「開夜車」弄出來的,事前沒有經過嚴謹的程序,到現在還不斷地修正。例如廢除基本學力測驗,改做國中會考,依舊是以全國統一試題、統一標準的方式,沒有顧及城鄉差距。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認為,國家教育研究院民國100年正式成立,但卻沒有盡到政策研究的責任。翻開其研究計畫,幾乎都是專注於課程教學、測驗評量,難得有一項是政策研究,卻是針對中國、香港、澳門等地的義務教育,沒有談及台灣。
黃光國認為,教育決策缺乏嚴謹的研究當作後盾,研究像是「包工程」,硬是要弄得「源遠流長」,例如十二年國教最重要的課綱,原本計畫民國108年才能完成,後來提前到105年,其實真正瞭解的人都知道,專心做,一年就可以完成。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受訪表示,瞭解立法院的生態的人都知道,很多法案是委員突發奇想出來的,有些只適合自己選區的狀況,缺乏全盤考量,「每天都有驚奇的事情發生。」行政機關決策前,也常常沒有考慮後果。
吳忠泰舉例,教育部100年就宣布,基測要結束、免試不能採計在校成績,事前缺乏通盤討論,使得現在任何升學制度,都不能違反這兩項原則。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主任孫志麟表示,台灣需要一個「證據本位」的決策機制,研究報告、專家諮詢、社會參與、民主決策缺一不可。然而台灣卻往往是政策形成後,才慢慢去補程序,例如十二年國教諮詢會,就是在宣布103年正式上路之後,才匆匆成立。
孫志麟認為,理想決策應先由「智庫」進行紮實的研究,透過研究發布引起媒體參與,再透過諮詢彙集專家的意見,最後才形成完善的政策。
民國57年政府毅然推動「九年國教」,當時教師、學校、課程都不夠,但在全民的決心和努力下,將困難一一克服,至今許多人將台灣70、80年代的經濟起飛,歸功於九年國教。
如今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環境條件遠比40多年前還要充足,但台灣早已不是威權體制,民意、言路大開,對於政策的要求也更高。任何改革,都需要更高的基礎作為後盾,讓配套更為周全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