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溫家寶遭突襲,中共兩派公開攤牌
【大紀元2012年10月31日訊】10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驚爆:溫家寶家族斂財27億美元!這份世界知名大報,用了四分之一頭版加兩個整版,詳細羅列了溫的妻子、兒子、女兒、母親及妻弟等所擁有的企業股份和資產,指出,他們在溫家寶任副總理和總理期間,累積了巨額財富。
爆料震撼,溫家寶形象受損
報導一出,舉世震動。尤其在海內外中國人中,引發的震撼,足以用「爆炸性」來形容。世人難以置信的,並非中共高層的腐敗程度,而是溫家寶的人格。因為,在中共領導人中,溫素以儉樸、親民、勤懇而著稱。
更重要的是,溫家寶公開主張政治改革,自由派知識份子因此對他抱以好感,渴望中國民主化的民眾,也因此對他抱以希望。如果相關報道屬實,人們對溫的好感頃刻顛倒,對他所抱有的政改期望,也頓時幻滅。
在此之前,有關溫家族經商的種種傳聞,由來已久。溫家寶之子溫雲松,據傳於2004年獲平安保險公司股份,該公司隨後獲得溫家寶任總理的國務院批准,越規到香港上市;2009年,溫雲松參與創辦新天域資本公司,隨即成為中國私募基金龍頭老大;2010年,溫雲松離開新天域,轉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度讓外界以為,他為避嫌而轉入低調;孰料,今年2月,溫雲松突然高調升任中國衛星通信集團董事長。這家大型國營企業,擁有至少6顆衛星,號稱亞洲最大衛星運營公司。
溫家寶太太張蓓莉,以活躍於珠寶行業而知名。但,溫家寶活動、尤其外事活動,從不帶太太隨行。這在中共高級領導人中,實屬罕見。這或許暗示:溫不喜其妻經商;或者,溫張夫妻關係有問題。維基解密曾披露:溫一度打算離婚。
溫家寶家人回應,破天荒之舉
針對《紐約時報》的長篇報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的粗魯回應,無法緩解外界的疑惑——該發言人使用中共套話:「有關報導抹黑中國,別有用心。」而中共當局立即採取的封網措施,更加重了民間的疑惑——當局立即在中國境內全面屏蔽《紐約時報》的中、英文版面;並在中國微博上,全面屏蔽有關溫家寶和溫家族成員的關鍵詞。這些舉措,難免留給人們「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倒是溫家寶家人委託兩位律師所發表的公開聲明,對事態稍有緩解。針對《紐約時報》的報導,兩名北京律師代表溫家人,發佈六點聲明:所謂溫家寶家人的「秘密資產」並不存在;溫家人「沒有進行任何非法商業活動」;溫母親,除了工資和退休金,並不擁有產業;溫本人,「從未參與」其親屬的商業活動;溫親屬「對其自己的商業活動負責」;將繼續澄清《紐約時報》的不實報導,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事態由此陷入撲溯迷離。有人質疑《紐約時報》這篇報導出爐的背景和時機:為何調查溫家寶家族而非江澤民、李鵬等家族?為何不去追蹤薄熙來家族的「60億美金」?美國兩大媒體連續爆料中國兩大家族--習近平和溫家寶,瞄準的,為何都是薄熙來的政敵?如此驚天爆料,為何趕在此時--距中共十八大召開僅剩兩週多時間?
《紐時》材料,應來自挺薄派
《紐約時報》隨後解釋了自己的消息來源:「儘管中國政治系統不是非常透明,但是公眾往往容易得到企業及財務方面的信息。大批政府代理部門保存政府機構、私人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包括簡歷和身份證副本在內的文件。這個系統允許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審視企業記錄。」
這種解釋,無法令人信服,尤其無法令中國人信服。憑常識,中國人都知道,有關習近平、溫家寶這類領導人的家族資產信息,只能出自中共內部自己人的放風。「出口轉內銷」,從來就是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手法,近年愈演愈烈。人們堅信,無論是彭博社對習近平家族資產、還是《紐約時報》對溫家寶家族資產的爆料,都來自中南海內部習、溫政敵的拋料。
聯想到今年薄熙來倒台事件,鑒於溫家寶和習近平都是堅定的倒薄派,對他們家族資產的收集、放風、爆料,必來自黨內挺薄派。首當其衝的嫌疑人,就是挺薄大佬周永康,其管轄的政法系統,更容易收羅領導人個人隱秘資料;嫌疑人還可能包括其盟友、俗稱「新四人幫」的成員吳邦國、李長春、賈慶林;更可能涉及這股江系勢力的總後台江澤民。
爆料事件表明,中南海兩派,倒薄派與挺薄派、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權力鬥爭,進一步白熱化,互相揭老底、挖祖墳,攤牌,決鬥,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十八大即將開鑼,變數依然不小。
《紐時》爆料,有助於中國變革
溫家寶家人委託律師,公開回應《紐約時報》的報導,成為這次爆料事件的最大看點。從前此類事,中共領導人均不予理睬,凸顯權力傲慢。溫家人的回應,就是溫家寶的回應,這是中共領導人的首次。破天荒之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其一,全球化,已經達到這種程度:對一個極權政府而言,縱使其本國媒體不能起到監督作用,外國媒體卻能起到相當的監督作用,國際媒體已經能夠對那些封閉國度(如中國)發生直接影響;其二,中共當權者的威權已經下降到這樣一個程度:其領導人再難以高高在上或傲慢自恃,不得不適當地放下身段,對國內外不同聲音做出回應。否則,後果堪虞。
《紐約時報》的爆料,不論其主觀動機和真實來源如何,客觀而言,有助於中國的變革。溫家寶家人委託律師發表聲明,是可喜的第一步;如果溫家寶本人由此公佈其個人財產,則是難能可貴的第二步;再如果,由此催生無比難產的中國官員財產公示法,更是具有實質性進步意義的第三步。
然而,要走到第二步、第三步,在當下中國、尤其十八大前夕維穩至上的中國,太難。要走出第二步,難點未必在於溫家寶本人,倒更在於中南海同僚的斷然反對;要走出第三步,難點不僅在於中南海,更在於中共各大利益集團的拚死抗拒。
改,還是不改?中國歷史走到拐點
溫家寶遭遇突襲,再次彰顯,中共之腐敗,已經遍及機體、深入骨髓。任何時候,任何權力鬥爭,都可以拿腐敗來做文章。改,還是不改?成為中共面對的最大拷問。如果改,無外乎兩條道路:其一,往回走,回到毛澤東時代,均貧富,甚至於「打土豪、分田地」。這便是毛左派所主張的道路。這條道路,極可能伴隨人頭落地、流血千里,如薄熙來的「重慶模式」所展示的那樣;其二,朝前走,建立民主與憲政,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監督與制衡,堵塞腐敗之源。這便是自由派所主張的道路。這條道路,還可能伴隨寬恕與和解,如南非和緬甸模式所展示的那樣。
對中共當權派而言,兩條道路,哪一條更危險?哪一條更安全?豈非一目瞭然?當然,還有第三條道路,那就是不改,繼續高成本維穩,維持現狀。其後果就是,腐敗到底,糜爛到底。短期而言,或可維持,長期而論,必然被民怨淹沒、被民變掀翻,下場更慘。改,還是不改,中國歷史都已經走到一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