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博士 德國教育部長陷抄襲門
【大紀元2012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婧德國報導)德國女教育部長沙萬(Annette Schavan)陷抄襲門越來越深,杜塞爾多夫大學一份內部評估指出她於1980年遞交的博士論文大段內容涉嫌抄襲,最終裁決尚未出台。反對黨則要求沙萬下台。
30多年前授予沙萬博士頭銜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針對抄襲指控成立了調查小組,重新評估其博士論文。小組負責人羅爾巴赫教授(Stefan Rohrbacher)在內部鑑定報告中稱,351頁的博士論文中有60頁內容並未詳實註明出處或表述含糊。杜塞爾多夫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授予委員會將在這一內部評估的基礎上作出最終決定。
日前,這份內部鑑定報告被不明人士公開在網上,德國主流媒體報導了此事,引起一片爭議。一方面,杜塞爾多夫大學對將內部報告洩露到網上的不明人士提出法律指控;另一方面,沙萬面臨的輿論壓力徒然大增,反對黨要求其辭職。
總理默克爾雖然表示對同屬一黨的沙萬「完全信任」,但總理府發言人也明確表示,此信任僅限於總理「與部長的合作關係上」。不管怎麼說,默克爾的話還是讓人聯想起,2011年默克爾曾對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也說過類似的話,最終,這位政治明星因為論文抄襲而丟了博士帽並被迫辭去所有官職,遠走美國。沙萬如果丟失博士頭銜,後果也許更嚴重,因為她沒有拿到過學士學位,而是直接攻讀的博士,屆時她將失去一切學術頭銜,教育部長自然也很難當下去。
但沙萬並不是完全前途無望,《時代》週刊評論文章表示,沙萬有50%的希望能夠保住博士頭銜,因為科學界一直都在對以下問題爭論不休,還沒有給出定論:甚麼情況應被定義為蓄意抄襲,甚麼時候是出於疏忽?抄襲的部份需佔整篇文章多大百分比才可以被稱為欺騙行為?而且,論文成文年代不同以及專業方向不同的論文是否應用不同標準衡量?
另外,專家普遍認為,沙萬與古滕貝格的案例大不相同。古滕貝格逐頁抄襲了他人論文且未註明出處。而沙萬隻是在引述時表述含糊。沙萬和之前因博士論文抄襲而落馬的政治家們的另一個顯著不同是,其他人的博士論文是在政治生涯開始之後,在繁忙政務之外擠出時間寫的,他們讀博士並不完全是出於對一門學科的熱愛,而多多少少摻雜著為自己在政界發展鋪路的味道。沙萬完成博士論文的時候是個全職學生,當年25歲的她對自己從事的學科充滿熱忱,為寫博士論文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時間。
而自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陷抄襲門開始,牽出了一批被取消博士頭銜的政治家,包括自民黨前歐盟議員科赫-梅林(Koch-Mehrin)和查奇馬卡吉斯(Chatzimarkakis)等。
不管最終結論如何,身為教育部長卻涉嫌論文抄襲,沙萬的聲譽都將受到損失。10月17日,沙萬在訪問以色列期間,以少有的決然姿態向媒體表示,她將繼續為自己的清白抗爭。上週六巴符州基民盟會議上,黨內朋友還特意贈送給她一副鮮紅的拳擊手套,並預祝她打贏這個回合。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