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人權律師童文薰在「台灣走出困境的錦囊妙計」演講中,首先點出造成台灣「經濟空轉」的原因。
錯誤政策造成台灣經濟空轉
她說:「台灣近年來,因錯誤的產業政策,以及緊縮的外勞政策,封鎖了外勞人數,又將本勞與外勞薪資掛鉤在一起,讓外勞受到基本工資的保障的結果,已經逼使台灣企業,以更高的工資僱用外勞。」
她指出,企業為了國際競爭力,相繼跑到中國大陸、東南亞其他國家去「脫鉤」,如此不但斷絕了台灣的產業鏈,同時也帶走了工作機會與稅收,連相關的服務業都受到嚴重影響,這是導致台灣經濟一蹶不振的原因。
抓住脫鉤機會 鼓勵台商回流
過去大家都以為「台灣投資中國受迫害者協會」,揭露的受害案件只是中小企業,但童文薰指出,其實,連在中國聘用百萬員工的富士康,都會遭到查稅及工檢、安檢、商業間諜等困擾,甚至在中共的安排下,一再演出跳樓、罷工和暴動等「事件」。
她表示,台商在人身安全與資產毫無保障之下,紛紛逃出中國,前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童文薰認為,身為台商母國的台灣政府,應該保握這次難得機會,引進更多東南亞外勞,協助台商回流,如錯過這次機會,下次也許還要等20年。
草船借箭 提高本勞工作機會
有人認為增加外勞,將會剝奪本勞的就業機會,工資也會停滯不前,但童文薰認為「台商如不回流,台灣的產業將會是一片空白」,她說,因為我們不能提供那麼多低層勞工。只要採取外勞本勞4:6的政策,也就是工廠聘用4個外勞,就必須聘用6個本勞,這樣的話,台灣如果增聘40萬名外勞, 就會增加60萬名本勞的工作機會,也就是增加了100萬名勞動人口,她強調說:「這樣同時也會帶動140萬個服務業就業人口,如此,台灣所增加的200萬工作機會,將根本解決大半的失業問題。」
勞力密集不等於高汙染產業
很多人質疑大量開放外勞,會讓台灣產業無法升級,童文薰則認為,台灣目前沒有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產業,就連新竹、台中、台南等各地的科學園區,都是製造業與代工業。她指出,我們可以擺脫「二分法」的陷阱,同時保有高科技與製造業。
她提到,其實勞力密集的生產線才能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例如生產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NB)的廠商,動輒需要100萬以上的人力,政府只要管理好國內外具有特權的外勞仲介,杜絕他們對於企業雇主的剝削,台商鮭魚返鄉是指日可待!
外勞薪資自由化 無關國際人權
勞委會以及少數立委往往以違反國際人權普世價值,作為反對「本、外勞基本工資脫鉤」的藉口,對此,童文薰提出說明,所謂國際勞工組織(ILO)保護外勞,主要在於外勞的尊嚴與是否受到排外情結的傷害,至於薪資部分,則要看同樣的工作是否與其母國有平等的待遇。
她表示,因為外勞家庭在其母國的基本生活所需,與台灣本勞不同,在台北月入6萬元的本國看護工,實質所得不一定比拿基本工資1萬8,780元的外勞來得高。
童文薰以2011年國民平均所得(GDP)與外勞薪資比較,台灣是21,200美元,外勞薪資18,780台幣,新加坡GDP為52,840美元,但其外勞薪資只有5,850台幣,因此她認為,「實質確保外勞不被中間剝削、不被虐待以及是否有充分的申訴管道等,才是對外勞基本人權的真正保障。」
解決外勞問題 挽救台灣經濟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之後,中國白領階級將來台卡位,造成台灣高階人力就業更加困難。
同時,因為台灣有意開闢經濟特區,童文薰憂心表示,引進語言相同、長相跟台灣人無異的中國勞工,台灣人口將因量變產生質變,使台灣的產業、媒體與政府一起向中共傾斜,為台灣帶來最大的存亡危機。
童文薰強調,政府唯有杜絕中勞、引進東南亞外勞讓產業回流,才能避免中國勞工所帶來的風險,讓年輕人充分就業,同時也給台灣的經濟有一個翻身的機會。 ◇
童文薰簡介
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McGeorge Law School,LLM,法學碩士。
現職:中華民國暨美國紐約州律師、大紀元時報總主筆。
專長、專攻領域:智慧財產權、跨國訴訟、國際投資與人權議題。◇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