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據統計報導,高雄縣市合併後,今年上半年失業率為4.2%,失業人數計5萬6,000人,較去年的4.4%減少了3,000人;由資料觀察顯示,失業率雖稍緩降,但失業比例最高的大專以上及15至24歲的知識青年,卻仍前景堪憂!如何活絡經濟、創造就業,許給高雄青年更多的希望與未來,已成為市府團隊當前最重要的施政課題。
有鑑於此,高雄市府持續推動「地方型SBIR計畫」,鼓勵中小企業提升研創能量與競爭力;今年7月起,更推出「促進產業發展自治條例」及「獎勵投資補助」,希望在多重鼓勵下,能夠有效促進產業投資,提升青年就業率。
而經濟到底該如何轉型?迎接何種產業入駐?又如何為產業量身打造,以增強其進駐意願,進而帶來更多商機、稅收及就業機會?高市府除將文創、綠能、生技等13項產業,列為重點策略性產業;並明定凡在高雄投資設廠或設站研發、金額達3,000萬元以上或聘用本國勞工就業人數30人以上者,即可享有優惠獎勵或補助。
此外,市府還提供駁二、數位內容創意中心、以及O2捷運站共構大樓等空間,成功帶動數位廠商進駐風潮,並逐漸在高軟園區及駁二特區形成文創產業聚落。日本小學堂、索尼電腦、數位特效R&H及兔將影業等國內外知名產業陸續入駐高雄。市長陳菊表示,為吸引更多年輕人留鄉或返鄉就業,市府積極創造良好環境,鼓勵企業投資設廠;同時並籌組跨局處因應小組,研議促進就業相關政策,期能協助青年就業,降低失業率。◇
(責任編輯: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