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管理總處從2007年開始至今指定了46位「人間國寶」,為了傳承中華傳統技藝的技與美,文建會出版《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紀錄涵蓋製燈、剪黏泥塑、大木作、糊紙、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澎湖傳統彩繪、布袋戲首先偶頭製作、製鼓、交趾陶保存修復、銅鑼製作等14位傳統匠師及1個團體石滬修造技術的精彩故事。
陳錫煌學技藝吃苦 嚴父打罵教育長大
81歲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一針一線傳承掌中藝術」,他專精布袋戲偶的衣飾、盔帽、刀槍劍戟和各種舞台道具製作,而且表演的布袋戲偶動作,無論生、旦、丑、花任何角色,都表演得栩栩如生。陳錫煌出身布袋戲世家,他的父親是家喻戶曉的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陳錫煌日前告訴記者,在臺灣布袋戲全盛時期,當時臺灣農業時代沒有電視可看,大家都愛看布袋戲,以前常常有上千人圍著,至少也有4百人看。但他最擔心現在看戲的人少了,「我們演的都是忠孝節義的戲,演這些戲好看,也都對社會很好,希望勸世、教育孩子做好,若這麼好的技藝,沒有傳承下去,只能從書本知道有這東西,但想學也找不到,很可惜!還是要傳承下來。」
「學習布袋戲的困難之處?」陳錫煌說,從小吃苦,父親打就讓他打,有時就跑給他追;父親脾氣不好,因為關心兒子,希望學起來。他認為,學布袋戲的困難就在這兒,其他沒有困難。陳錫煌強調,「學什麼東西都要堅持,我們自己要專心來學會很快,若不專心邊學邊溜,愈學愈沒用。
技藝傳承 「來當收 去我也不留」
陳錫煌傳承技藝不藏私,他說:「以前的人不願意讓大家知道,一人藏一步、藏一步,武術也是這樣,技藝都不見了,我們有功夫就要給人家知道。」氣度寬宏的陳錫煌說,自己有興趣要來學會很快最合適,「來當收(起來做徒弟)去我也不留」,看他想要學什麼,我們就教他,有的學快,有的學慢;學快的當然對他自己好,沒緣要走也沒關係。
他說,學布袋戲個性會改變,來學繡衣服、帽子慢慢做,解憂愁,都忘記了痛苦在哪裡。
關心學生將來就業出路
有一個大學生、一個高二生,因為有興趣來跟他學布袋戲。陳錫煌說,他們表現很好,有心來學但出路怎麼辦?以前看戲的人多,現在看戲的人少,現在觀眾最重要,若沒有觀眾很難演戲,我們也很煩惱,擔心他們有沒有辦法賺錢養家,關心這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林會承教授強調,匠師們在社會上被肯定、尊重不只是專業有非常過人之處,而且人格涵養也有大家達不到地方。
文資處主任:共同保存無形文化資產
台灣行政院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指出,大師們將畢生的精力、心血,奉獻於傳統技藝力求精進、突破,他們才有這麼高的成就。他呼籲,保存無形的中華文化資產,需要大眾共同來推行。
製燈技術,董天補
1919年生。17歲開始製作俗稱「子婿燈」的新郎燈,最初只是憑藉著美術長才,免費幫鄰居修補舊燈,大約10年後才決定以此為業,迄今超過一甲子,92歲高齡仍然持續製燈,成為金門地區廣為傳誦的佳話。
剪黏泥塑技術,王保原
1929年生。28歲隨父親王石發參與整修佳里金唐殿,正式學習剪黏。37歲承接佳里興震興宮整修,從模仿葉王作品中學會交趾陶製作技巧,成為日後發展「淋搪」(燒瓷)的基礎。雖歷經材料與技術變化,仍然依循傳統精剪細黏,用心修復保存師公何金龍作品,其力求「傳神」的工藝精神,令人動容。
大木作技術,許漢珍
1929年生。17歲跟隨父親從事廟宇營造,參與修建、完成的廟宇至少67座。其傳統大木作技術,歷經半世紀的不斷摸索自學、思考繪圖,嘗試新舊融合及創新,發展出屬於個人營造特色的R.C.廟宇操作模式,樹立了在臺灣廟宇建築領域中「跨越傳統與現代」的重要地位。
糊紙技術,翁文標
1930年生。金門金城鄉頂堡人。9歲起隨父親翁享杭學習「糊紙」,16歲轉業,50歲重回老本行,其四弟翁文林、六弟翁文辛亦傳承家業,翁家三兄弟雖同源不同店,但仍是維繫金門地區「糊紙」風俗與技藝傳承的重要角色。
大木作技術,廖枝德
1930年生。20歲習藝,師承余燦大木師傅,熟知傳統大木作的規制技法,能手繪圖稿,熟練落篙。近半世紀承攬建造傳統民宅的經歷,精通「穿鬥式」傳統民居及養灰工法,不論歷練或對傳統建築大木作相關技術、工法的知識,在國內均屬難得一見。
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陳錫煌
1931年生。除了布袋戲的表演栩栩如生,對於戲偶的衣飾、帽盔、刀槍劍戟和各種舞台道具製作,更是專精。觀眾可從各種唯妙唯肖的細膩操作中,看見一舉一動的專注;也在各類精緻小巧的道具上,看見一針一線的執著。由老師傅雙手傳遞出的情感與溫暖觸感,讓戲偶的生命得以延續。
澎湖傳統彩繪,黃友謙
1932年生。擅長傳統宮廟和南北式建築的彩繪及書畫裝飾;嫻熟傳統典故、齣頭題材及媒材的運用。其中門神彩繪尤為獨到,不但秉持傳統精神與手法,並適時融入西畫技巧,作品色彩華麗而不俗豔,表情生動、炯炯有神。在承襲父親黃文華傳統規矩與裝飾元素之餘,開闢出個人溫雅華麗兼細膩的風格。
大木作技術,葉根壯
1932年生。澎湖著名大木師傅,業界尊稱「壯師」,大木作技藝精湛,擅長設計擘畫,細木與鑿花也能通。作品繼承澎湖匠師的空間及形式特色,再隨時代工法及材料的遷演,與時俱進的從傳統木造過度到現代R.C.結構,且是傳統南式建築、北式建築,以及與南北混合形式宮廟的重要見證者。
布袋戲偶頭製作,徐柄垣
1935年生,出身佛像與戲偶雕刻世家,耳濡目染下深諳雕偶巧妙,16歲正式投身家業,雕偶近一甲子。其雕刻技藝隨著臺灣布袋戲的演進不斷推陳出新,從傳統戲偶、劍俠及金光戲偶乃至電視戲偶,皆可見其戮力之痕跡,為布袋戲表演擴展更多空間。布袋戲偶收藏蔚為風潮後,作品成為戲迷珍藏的瑰寶。
糊紙藝術,劉興星
1945年生,新竹縣新埔鎮人。7歲起隨父親劉家坤師傅學糊紙,17歲起,即以分工作業改變傳統工序,擴大量產。隨著時代轉變,劉興星更整合臺灣及中國大陸各門派工法,透過現代科技加以量產。
製鼓技術,王錫坤
1950年生,為「响仁和」創始人王阿塗(1907∼1973)長子,由於父親驟逝,退伍後接手經營「响仁和」,摸索傳統製作技術,並積極開拓新產品。王阿塗製鼓工藝承襲自蔡心匏老師傅,1927年設廠經營,遵循傳統以純手工處理牛皮,鼓桶以燻烤達到乾燥,可成功預防蟲蛀和受潮腐壞,特有繃鼓調音技術,作品音質佳,深受表演團體喜愛。
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林洸沂
1951年生。14歲入新港林萬有師父門下,29歲拜交趾陶名匠林添木為師,學習交趾釉藥調配與煉製技巧。從傳統寺廟裝飾到創作,經驗實在道地,人物題材考究、構圖精心,並傾力於交趾陶藝的製作改良,勇於創新,多次榮獲民族工藝獎與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肯定,對於交趾陶藝的推廣貢獻良多。
銅鑼製作技術,林烈旗
1955年生。為堪稱銅鑼代名詞的老字號「林午鐵工廠」的第二代傳人。林午銅鑼完全以手工鍛造,鑼面有手工敲打的細密圈痕,音色圓潤、宏亮,展現精湛工藝技術。林烈旗除打破父親林午的紀錄,打造出直徑7尺8寸半的世界第一大銅鑼外,更成功開發出26音階銅鑼,大大拓展鑼的藝術表演空間。
製鼓技術,梁正穎
1961年生。23歲開始學習製鼓,師承於黃秀邦師傅,秉承傳統手工方法,其處理赤牛皮技術,可稱是臺灣製鼓業界之獨門。1997年承接「永富製鼓」,開發原木漆鼓身,成為全臺首創,今已在製鼓業成為風氣之先。
吉貝保滬隊石滬修造技術,澎湖海洋文化協會
1999年全澎湖縣的石滬共計558口,居世界之冠,是臺灣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最具潛力點。惜因海浪經年累月摧殘,傾倒情形嚴重。在地文史工作者於2007年,成立擁有豐富石滬巡護與修造技術經驗的「吉貝保滬隊」,除公開及傳承石滬修造技術,並推廣各項石滬文化活動,成為稀世地景的主要保存技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