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學術

周曉輝:培養修身齊家治國的古代大學教育

【大紀元2012年01月24日訊】在中國古人看來,德乃立身立國之本,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視德行的培養。在《教孩子做人的古代蒙學教育》一文中,筆者曾提到古代孩童要學習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德行,即「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顯而易見,孝悌、仁愛、恭謹與誠信是孩童必須學習並應具有的品德。

孩童到了十五、六歲(也有其他說法),學習成績好的,就要進入大學學習正心、修己、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即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著深厚道德涵養的人,然後應用修身的道理來處理人與人、國與國的關係,治理國家、天下。

最早大學——璧雍

根據史料,古代最早的大學出現於三千多年前的西周。西周天子滅商後,遷居關中,在豐京和鎬京(今西安市)建都。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了一所園囿,用於教育貴族子弟,這便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大學」——璧雍。學滿9年後「知類通達」,「謂之大成」,就可以畢業出師了。

璧雍的開學典禮非常隆重,天子親自帶領百官到場主持,少年們行敬師之禮,以表學習的誠意和決心。在隨後的數年中,學生們在這裡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六藝起源於夏代,西周時已日臻完善,成為官學的基本科目。「禮」教授政治倫理,規範德行;「樂」是綜合藝術科目,包括詩歌、音樂和舞蹈;「射」和「御」是軍事訓練,主要為射箭和駕車;「書」和「數」是基礎文化課,包括語文和算術。

不難看出,「六藝」內容一方面包括如何培養道德品行,一方面要學習知識技能。是以漢代著名學者鄭玄認為,古代學校所學為德和道。這裡的「道」就是知識技能。他在注《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時說:「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因為璧雍是為了培養國家的棟樑之才,所以自然受到了天子的重視。周天子時常親臨督學執教,並在這裡舉行儀禮,接待諸侯外賓。此外,天子還定期舉行比賽,表彰和選拔武士。可以說,對於西周王朝來講,璧雍不僅是大學院,也是文化中心、外交舞台和陸軍學院。

西周時期,除了天子在中央所設的璧雍,各諸侯國也都設立了類似的學府,建築形式三面環水,稱為「泮宮」。當時在璧雍和泮宮學習的基本是公、卿、大夫的子弟。

東周之後,「禮崩樂壞」,教育也由官府流入民間,「私學」由孔子開始興盛。孔子革新了六藝教學,開創了因材施教、一對一的深度教學方式。孔子著名的七十二弟子影響極大。

漢代之「太學」

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政府設立的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時開始獨尊儒術,在長安設「太學」為全國最高學府,太學選聘德行好、學問好的人擔任教授,稱為「博士」,同時招收學生(包括平民子弟),隨教授學習,稱為「博士弟子」。而此後的璧雍,則主要作為太學中的一個建築和禮儀場所而存在。

太學的課程以《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家經典為主,重點培養國家文化精英。此時德和道依舊是學生們學習的主要內容。為甚麼這樣說呢?

以《禮記》中的《大學》(後世被單獨列出,成為「四書」之一)篇為例。《大學》被視為為「初學入德之門也」。它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

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達到至善的境界。所謂「在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所謂「止於至善」,就是國君要仁,大臣要敬,兒子要孝,父親要慈,朋友交往要誠信,要達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而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如何修身呢?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毫無疑問,這正是古代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

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王莽時期,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新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捨萬區。當時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此外,學生每年可參加用於選拔官吏的考試,考試合格,就將被任用為政府官吏。

西漢時期,除了中央設「太學」外,地方還設立郡學、州學、府學、縣學等供同齡學生學習的的地方官辦高等學校,相當於不同階層的公立大學,低階大學學業出色的學生可以進至高階大學學習。

東漢初年,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莊還到太學行禮講經。漢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萬多人,建成240房,1850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靈帝時期還在洛陽鳴都創立了中國最早的文學藝術大學——鳴都門學,學生專習辭賦書畫,最多時學生達千人以上。

魏晉時期之「國子學」

在經歷過天下紛爭後,魏晉時期的魏文帝曹丕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19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餘。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法,通過考試的可補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

西晉武帝時太學生三千人(一說七千餘人),依《晉令》規定,考試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晉時還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士人的分途教育,出現了國子學、太學並立的雙軌制。

東晉學校教育相當衰微,南朝則有所復興,國子生多為士族高官子弟,稱之「國胄」或「世胄」,可以經明經策試入仕,而太學則往往僅存博士而無生員。

十六國時期,一些少數族政權亦曾設立太學以及四門學、郡國學、律學,生員身份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當。至北魏道武帝,設立學校,稱「國子太學」,後又別立太學。國子學一度改稱中書學,後又改回。郡學也稱太學。孝文帝、宣武帝時,又增設了四門小學,形成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三學並立之制。南北朝後期至隋,又逐漸形成了律學(習法令)、書學(習文字)、算學(習計數)三學。

這時的「國子學」授課內容還是以講授儒家經典為主,目的還是培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才。

隋唐之後的「國子監」

隋朝初年,隋文帝楊堅開設了太學國子寺(監),除了包含太學功能外,還以科舉形式為國家選拔人才,並一直延續到清朝。

唐代的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學校的差別,這種區分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入學年齡大致為14歲至19歲,律學則為18歲至25歲。

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又在東都洛陽設立了一個國子監,與長安國子監合稱「兩監」。

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入學後,要根據將來考進士科還是考明經而分科學習,所習儒家經典分為大中小三種,《禮記》、《左傳》為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為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谷梁傳》為小經。學校每年向禮部薦送參加科舉考試者,如學業不佳而多年不堪薦送或薦送後屢年落第的,則往往要被學校解退除名。

唐朝之後的「太學」雖有所變化,但授課內容和教學目的並無太大改變。宋朝,在唐代的基礎上,國子監又增加了武學和畫學。明代永樂年間,官庭翰林院又開辦了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大學——外語館。1898年清政府為「廣育人才」、「講求實務」,創立了「京師大學堂」,即現在的北京大學。此外,從唐朝至清朝,還有許多「書院」式的「民間大學」遍地開花,成為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聖殿。

古代大學教育之核心

事實上,中國幾千年大學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業已由不足二千字的《大學》概括,那就是使一個蒙童通過修身成長為人格高大獨立的「大人」,「大」與「小」不在於年齡、知識、體力,貧富和貴賤,而在於品格的高下。

大學之大,正在於「明明德」,讓人不斷的去除心靈上的污垢,使自己的道德不斷提升,堂堂正正立身於天地間,同時要具有廣大的胸懷、高尚的品德和勇於擔當的精神和責任。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教育,在中國歷史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仁人志士才層出不窮,他們留下的濃墨重彩輝映在中華璀璨的文化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