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密切關注中國GDP增長趨緩

人氣 10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綜合報導)週二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了經濟數據,顯示著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始降溫,引起西方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去年年底出口巨幅下滑和冷卻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而內需消費又不足以支撐增長,許多分析家也預測,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增長還將大幅度放緩。

數據公佈,去年中國經濟增長 9.2%,相比較低於 2010年的10.3%。第四季度增長 8.9%,這是中國兩年半以來季度增長率最緩慢的。

美國智庫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預測,2012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率將為8%。2013至2016年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將降至6.6%。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花旗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說的:預計中國第一個季度GDP增長會顯著趨緩,因為投資正在大幅放緩。摩根大通預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至7.2%。

投資與出口增長雙雙下滑

《金融時報》報導,增長最重要的動力──投資,當對歐美出口增長下降的同時,投資額也從10月份的25%下降到12月份的18.5%。

中國12月的進口增幅更遠低於市場預期,跌至26個月來新低。該報指出,中國一般是進口貨品加工處理後再出口。從進口減少也可看出未來出口量的減少。

《華盛頓郵報》報導,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的金融教授Chovanec說:這(中國經濟)顯得相當脆弱。他表示,中國經濟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賴投資支出來推動增長,而現在「一切都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夠保持投資熱潮」。

但是,投資開支已經難以為繼。Chovanec說:「投資是他們認為的增長,甚至認為可以『命令』增長。」但大量已無法使用的基礎設施和辦公大樓看來是浪費了。

「這個國家是將建設建立在『總有一天會有人去用它』的假設上。」

房地產呈經濟一大弱點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經濟的關鍵問題是國內房地產市場,這在過去10年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駐北京IHS Global Insight的分析師桑默頓(Alistair Thornton)說:現在樓市調整呈現了最大的下行勢頭,仍然緊縮的信貸條件遏制了更廣泛的經濟活動。

他認為,最糟的還在後頭, GDP增長可能還再下降超過1%。

《華爾街日報》 也認為中國另一大弱點是房地產業。

報導中說,中國開始依靠大規模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來提供足夠的需求、支撐房地產市場免於崩潰。將裝修房子所用的原材料、施工、家具、家電和其它商品計算在內後﹐中國房地產業可能約佔GDP的25%。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是否可能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速度。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將2012年新建保障性住房目標從2011年的1,000萬套減少至約7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是預料之中的﹐但大規模減少則反映出當地政府難以實現建設目標,而且反映出對誇大進度的擔憂。

《華郵》則提到,中國房地產業佔中國經濟的13%,且一直保持年增長率28%左右。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樣的步伐難以持續。迅猛上升的房地產價格是為了支撐政府龐大的開支,省級和地方級政府出售土地,並將土地作為大額貸款的抵押。這大大提高類似發生在美國和歐洲的債務危機的風險。

內需消費無法支撐增長

《華郵》報導說,中共打算轉移增長模式,由出口和政府投資轉向國內消費。但12月零售業銷售數據及越來越多的跡象,讓經濟學家們認為,其國內消費增長尚未強大到足以取代投資開支和出口。

《華爾街日報》稱,工資在上漲﹐政府希望工資的上漲將鼓勵國內家庭增加消費﹐但內需的增長或許還不夠快﹐難以彌補未來一年外國訂單減少造成的缺口。

都市人口首次超過郊區

《華郵》還提到,這回公佈的數據透露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有史以來第一次,城市居民人數高過郊區農村的人數。在2011年,中國的13億人口的51.3%居住在城市地區。數據中還顯示,中國的流動人口超過 2.52億。該報導說,不清楚這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數據,1949年當共產黨攫取政權時,城市居民只有10.6%的中國人口,1979年推出改革時略低於19%。

《華爾街日報》稱,經濟史學家認為,這意味著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繁榮成果,在英國要花上200年才能達到,在美國要100年,在日本要50年。

城市化的社會成本越來越高漲。但是,現在有2.53億農村移民中很少或根本沒有獲得城市中公共服務,因為中國人民採取「戶口」登記制度。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從中國GDP增長率窺視中國經濟繁榮的虛實
專家:中國經濟結構性改善 今年GDP成長8.8%
北海青年:中國修正GDP數據標誌中國經濟出現嚴重衰退
上季GDP成長率僅6.8%  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大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