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如慧墨爾本編譯報導)澳大利亞南澳省生物科學家最近發現,單個基因的單性突變是導致一種罕見嬰兒癲癇病的原因,這給良性家族性嬰兒癲癇患者帶來了福音。
根據廣告人報(The Advertiser)的報導,這項由南澳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合作取得的最新進展,上週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基因研究者對23個良性家族性嬰兒癲癇患者家庭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有19個家庭出現了基因突變。南澳大學研究員海倫(Susan Heron)透露,早在15年前,他們就鎖定了導致病變的染色體,但出現突變的基因一直很難發現。這是因為「你不會想到這個基因和癲癇病有關。我們找到的基因不是之前發現的引起癲癇病的基因。」
海倫解釋說,由於突變,導致16號染色體上的12碼序列又多了一個密碼,直接影響到PRRT2重組蛋白基因。患有這種癲癇病的兒童在6個月到2歲期間會出現驚厥,隨著年齡增長,癲癇會發展成行動紊亂,典型的表現包括突然不自覺地抖動,就像受到驚嚇一樣。
據悉,目前南澳有60例良性家族性嬰兒癲癇患者。由於這項發現,對這這種病症的篩查、診斷和預測都將大大改善。海倫表示,現在家長們可以帶孩子進行基因突變篩查,並拿到確定的診斷結果。她說:「如果我們能確定病因,我們就能拿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作為研究者之一的墨爾本大學教授斯車弗爾(Ingrid Scheffer)也表示:「現在我們弄清楚了導致疾病的生化原因,就可以著手研製專門的診治方法了。」
(責任編輯:李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