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者看廢核 能源組合較實際
【大紀元9月6日報導】日本學者、參議員表示,對於能源政策是否排除核電,應要理性考慮最佳組合方案比較實際;也呼籲台日在防災交流上要更密切,尤其台日年輕人交流似乎不如以往熱絡。
據中央社報導,亞東關係協會科技交流委員會舉辦「2011台日科技高峰論壇」,以「東日本大震災的影響與啟示」為主題,今天在台北晶華酒店宴會廳舉行第2天議程。
在今天綜合討論上,多位日本學者、參議員肯定台日雙方這次會議的深刻討論,並且就日本社會輿論對於核能發電普遍情緒性反應,認為要有更多科學理性的評估。
日本學者也提出,目前台日年輕人的交流不如以往熱絡,台灣留日學生漸少,似乎只關心歐美,和日本有些疏遠;雙方交流甚至不如美國、東南亞與日本的互動來得熱絡。
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原子能專攻教授小佐古敏莊表示,新能源技術的創新並非輕易就能發生,新技術可能還需要幾兆日圓的投入,日本在核能已投入30兆日圓,難道真要放棄嗎?況且新能源的資金往往不可避免有很多投機的資金,常大量湧進又突然退出,顯然短期內靠不住。
日本眾議員中林美惠子說,這兩天會議,許多專家都提到「能源的最佳組合」,可能是最實際可行的;雖然大家冀望新的再生能源,但是技術創新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誕生,如何就核能、太陽能、風力、火力等發電去找到最佳組合,解決能源問題,大家應該來理性思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建議,台日雙方應建立一個常態的交流平台,平時就要交換資訊,對於大型災害長期觀察追蹤,交換各種細緻的操作問題,像是這次第12號颱風塔拉斯對日本造成的災害就和台灣先前莫拉克很像,雙方更應相互交流。
京都大學副校長大西有三也表示,災害前的資訊交流比災後補救、檢討的資訊交流更重要,雙方如果能在預測時就有充分資訊交換,像是包括板塊、斷層移動等資訊,更能達到減災目的。
(責任編輯:張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