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教休閑

華夏文明五千年—古代音樂(一)

【大紀元2011年09月29日訊】人類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來創新和延續的。即所謂:「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

《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我們這個欄目的嘉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研究專家文昭。

主持人:中國又稱「禮樂之邦」。自我們這個節目開播以來,一直都是在講「禮義之大,冠服之美」。今天我們來談談「音樂」,中國古人通常是將「禮」、「樂」兩個字並稱,音樂也被當成華夏文明的標誌性的事物之一,這是為甚麼呢?

文昭:其實要說明的是,中華民族有它的音樂藝術的傳統,這和別的所有的民族一樣。音樂可以說是出自人天性的喜好。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它自己民族風格的樂器、音樂風格和表達形式。但是我們這裡說的「禮樂」的「樂」,是某幾種特定形式的音樂,還不是泛指中華民族全部的音樂傳統。

主持人:我們前幾期在談到「禮」的意義的時候,你還專門說到過,各種不同禮儀的場合一定是要和音樂相配,再配以特定的儀式、服裝,要營造出虔誠莊重的氛圍,能夠起到對人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那這個「禮樂」的「樂」,是否也是要和服裝、禮儀發揮同樣的作用呢?

文昭:如果「禮」「樂」兩個字並稱,它是儒家特指能發揮人心教化作用的音樂,能夠符合它所說的倫理、道德思想的音樂。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雅聲」、「正聲」、「廟堂之聲」。禮樂兩個字放在一起,但實際說起來,在應用的層面,音樂的範疇比禮還是要寬一些。音樂是出自人的本性、出自情感,人們高興的時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高興或悲傷的時候就會歌之詠之。

而「禮」呢,我們之前講過,它是一種文飾,是對人行為的規範和約束,把人的行為建立起一定的規範、形成一種社會的約束力以後,再回過頭來作用於人的心理,調節情緒。所以說起來,音樂對人的心理、情緒的影響還要直接些。所以凡是有「禮」的場合,一定就會有音樂;而有音樂的場合卻未必是禮儀場合。一個人有一張琴也同樣可以自彈自唱,這叫「絃歌」。

我們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也是儒家的《五經》之一。它是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的一共305首詩篇。這其中也包括少量從久遠年代留傳下來的詩歌。《詩經》一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份,大家都知道。這就體裁的劃分,就是按照音樂的風格來分的,《風》即是「國風」也就是當時民間流行的音樂、歌曲。

《雅》和《頌》都是廟堂之聲,就是特殊場合使用的音樂、歌唱的歌詞。《頌》一般是王族或貴族在祭祀的時候用於歌頌祖先的功德、追思祖先功績的詩篇。而《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小雅》是用於較小的禮儀場合,像接待賓客、宴會;所使用的樂隊規模也較小。而《大雅》則於用於重大的禮儀場合。

主持人:中國古人不僅是把「禮」「樂」,兩個字合在一起;而且「詩歌」兩個字也是不分的,這是否是說 詩就是歌,兩者都與音樂有關呢?

文昭:是這樣的。最早的詩就是用來唱的,所以詩就歌、歌就是詩,二者沒有區別。所以《詩經》三百篇,我們現在看到的實際是歌詞、唱詞。實際在當時,都是要配樂的。可惜的是,歌詞部份雖然經過孔子的整理和保存留傳下來了,但音樂的部份卻失傳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很大的遺憾。

現在有一些學者和音樂家想通過文獻的研究把這部份音樂再恢復出來,能做到當然很好。但基本上是依據當時的音樂風格再創作一次,幾乎可以保證肯定不是當時所用的那些具體的音樂。音樂的風格代表了人的精神狀態,如果能配上當時的音樂旋律、樂器,再把《詩經》裡的詩篇唱出來,我們今天的人就可以比較準確的理解古人的思想和心裏狀態,他們的感受和情緒,真的就能和祖先溝通了。但可惜受歷史的條件限制吧,因為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古代,並沒有現代的記譜方式要保存音樂很困難。一直到南北朝時代,詩和歌的聯繫還是很緊密的;但到了隋唐,詩與歌就逐漸分開了,出現了格律詩。

詩不一定要用來唱,可以吟詠和朗誦。與詩相對的,還出現了詞;詞是用來唱的,要配曲的。再後來詞也不一定要唱了,又出現了戲曲、評談。戲曲就更通俗化了、大眾化了。詩和詞一般在文人圈子中流傳,是文人雅集時的必備的節目。雖然詩、詞不一定要配曲,但和音樂還是有聯繫的。因為詞、詞有很強的格律的要求,就是聲調抑揚、平仄的要求,它要求有音樂感、有韻律感。這也是漢語的偏得,因為漢語本身是音樂感很強的語言。所以在古代寫詩和作曲有很多相通之處,特別是格律詩詞,很多文人既會寫詩、又通音律;文學修養和音樂修養是相通的。

主持人:聽說像白居易這樣的大文學家,彈琴也彈得很好。我們今天一般人的理解,音樂是用來娛樂的;可是中國古人所說的「禮樂」,這兩樣東西卻都是和教育有關,這是為甚麼?

文昭:關鍵在於「教育」的內容。「禮樂」教化不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而是人格教育。因為中華文明的傳承是以倫理為核心的。音樂和心理情緒的聯繫最為直接。《禮記》裡專門有一片《樂記》,是中國最古老、也是最完備的音樂理論著作。它裡面說:「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

音和樂是兩個概念,人們內心的感受用聲音表達出來叫做「聲」,就是簡單的「聲音」;而把這些個片段的聲音,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方式組合起來,就叫做音,所以古人說的音就相當於今天所說的「旋律」。然後再用樂器把這個旋律演奏出來,給人來來美感才叫做「樂」。

但音和樂的根本出發點,都是在與環境互動時,人們心理情緒的反應。所以《樂記》篇中說:「其哀心感者,其聲焦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 □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大意是說,內心哀傷的人,他說話的腔調也比羅憔悴、有氣無力的;內心比較快樂的,聲音腔調是舒緩平和;碰見喜事的,聲音腔調是比較發散;而內心有憤怒的,聲音腔調就比較粗、嚴厲,帶著一股氣兒。

主持人:這麼說倒是很形象,因為聲音和腔調必定傳遞出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所以有人說,你在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同樣的話用不同的腔調去講,別人的反應也完全不同呢!

文昭:所以把這些聲音組合成旋律,再把旋律演奏出來,音樂就是有思想和情緒的內涵了,就能影響人了。當然藝術這個東西一定是要去感體驗、感知的。我們在這裡講道理來得比較枯燥,這和真正的感受是兩回事。所以我們接下來一邊介紹,一邊播放的一些音樂的片段,大家感受就比較直接了。

音樂這個東西和我們這兒講道理還不一樣,因為我們在這兒談話,大家是用概念和邏輯思維去理解,而音樂是直接作用於你的情緒,給你帶來一種感受,那個東西很直接,是使你的身體產生一種化學反應。情緒和感受給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其實是要大於概念和理論的。

主持人:那您能不能給我們具體介紹一個音樂,它會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

文昭:好的。我們比方說,編鐘。鍾在古代既是禮器、又是樂器,而且是很高規格的禮器和樂器。它是打擊樂器,與鍾經常放在一起配合用的有另一種打擊樂器,叫做「磬」。編鐘一般是青銅合金鑄成的;而磬則是用石頭打磨成的。所以形容好聽的音樂有一個成語叫做「金聲玉振」,就是指鐘磬演奏的音樂。就說這個鐘,它是個甚麼性格和特點呢?它這鐘的形狀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把青銅合金,接照一定的純度鑄成倒成的U形,裡面是空的,所以你敲擊它的時候,它會產生連續的聲振動,「光」聲音是像波浪的漣漪一樣,一圈圈擴散的。

主持人:對,我們來聽一下這個鐘是甚麼聲音。

文昭:這種聲音給人的感受是厚重、莊嚴肅穆的。所以重要的儀式開始的時候,先撞擊一下鐘,鐘聲一擴散開來,所有的人馬上都不說話了。馬上就精神、嚴肅起來。就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這個鐘鑄造的時候,可以使它發出不同的標準音,音高和音量都可以設計成不同。這樣有目地的把一組鍾編在一起,敲打它們就可以演奏出一支完整的旋律。這就是編鐘。

主持人:這個編鐘在很長一個時期都被當作主要的樂器在使用,它是甚麼特點呢。

文昭:對,這個編鐘音樂的性格和特點是甚麼呢?因為它被敲擊以後會產生連續的振動,敲一下,它的韻會很長。所以編鐘音樂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它不適合演奏節奏很細碎、旋律很複雜的音樂。因為這樣你聽起來就是「嗡嗡嗡」一片,根本聽不出個來。你要像敲揚琴那樣去敲編鐘,最後出來的聲就是「嗡嗡嗡」的一片了。所以它適合演奏節舒緩、旋律簡單、但內涵廣闊的音樂。

主持人:那我們聽一段編鐘音樂。

文昭:大家聽到這種編鐘音樂,感覺是不是像一個人穿著端莊的禮服,高視闊步、或高視緩步這樣一個姿態?編鐘確實就是應用在這種莊重的場合的。然而後來在民間確實又很多抒情的,就是感情表達特別細膩的音樂,則適合用揚琴、二胡、琵琶一類的樂器。而鍾和磬一般是用於禮儀的場合,營造莊重嚴肅的氛圍,是要引發參與的人心中這樣的情緒和感受。

主持人:這麼說中國古代的音樂還真是有意思,不同的樂器對應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用途。我們下次再接著聊關於中國的古代音樂。謝謝文昭!

文昭:謝謝主持人,謝謝希望之聲的聽眾朋友!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