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物價超美 黨報不比中美收入受鞭撻
【大紀元2011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日前,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發表報導,從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比較中美物價水平,報導稱國外品牌高檔消費品在北京貴得離譜,同時稱紐約交通費是北京10倍。這種只比物價不比工資的做法受到民眾鞭撻,眾多網民表示,對比物價也應該對中美的收入、購買力及稅收等進行比較。
媒體人士晏揚發表文章《比較中美物價不能脫離收入水平》指出,中美兩國人均收入相差十多倍,中國的平均收入連美國的零頭都不到,卻承受著更高的物價水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不是正常現象。
層層加稅等 國外高檔品貴得離譜
近來,有關中美物價比較的網帖引起人們圍觀。《人民日報》9月13日的報導,從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比較中美物價水平:國外品牌的普通消費品,在北京的確比紐約貴;至於被國人視為「奢侈品」的外國貨,其在中國的售價更是貴得離譜。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認為:這與中國的稅收結構有關:中國的稅收以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流轉稅為主。這樣只要商品進入中國流通,就要面臨層層加稅。此外,中國物流成本也比較高,最後都會疊加在商品的售價上。
黨報只比物價受撻伐
黨報報導稱,市內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識產權的商品和服務,紐約則比北京貴很多。比如公交、地鐵的費用,紐約是北京的10倍左右。
14日,媒體人士晏揚的文章《比較中美物價不能脫離收入水平》指出,不能拋開收入水平單純地比較物價。中國很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高於美國,中國民眾正在忍受著與其收入水平不相稱的高物價,這是一個現實的考問。
晏揚的文章還揭示,從中美民眾收入及其實際購買力方面比較:2010年美國GDP達到15.6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為6.5萬億美元,美國人均收入達到4萬多美元,中國人均收入僅為3000多美元,兩者相差十多倍。「我們的平均收入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卻承受著更高的物價水平……。」
2萬多網友參與評論黨媒13日的報導,多數網民表示,先比一下中美兩方的收入,再對比兩者的稅收,再對比物價,看看兩者的差距是多少,不要拿中國的富商和美國的中產階級比。
騰訊網友「David」表示,拿工資來比較才是硬道理,抓住一個比人家低的往死裡宣傳,有意思嗎?無非想說明:中國的公交是惠民政策的成功之處。
晏揚的文章最後表示,財政部網站9月13日發佈消息稱,今年8月份全國財政收入達到7546.37億元,同比增長34.3%。財政收入逐月、逐年「飄紅」,正是以商品稅負繁重、價格畸高以及老百姓購買力下降、生活質量受影響為代價的。
大陸物價飛漲 百姓:吃粥餬口
中國大陸持續的物價上漲被稱為「高通脹時代」。由於食品價格暴漲以及居民收入增長遠遠趕不上GDP增速,使得居民感到「沒有一樣東西不漲價」。
近日,福建福清的受訪市民對大紀元記者表示,豬肉、雞蛋、菜、油糖等甚麼東西都漲價很厲害,老百姓甚麼都沒有,所以感到負擔很重。「有的人真的有上頓沒下頓的,我們主要就吃紅薯加稀飯,再隨便買點青菜。」
無錫人士張先生受訪時表示,大陸低收入者有親戚賙濟可以維持吃上飯,但一旦生病就要命了。「今年的中秋節,老百姓沒有去買月餅的,除非單位發月餅。超市裡最便宜的月餅平均每個11元,我們連看都不看。」
受訪者皆指,大陸貧富差距巨大並繼續向惡化的方向發展,當官的也在罵共產黨。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