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兒 百分之一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大紀元2011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近期醫學研究顯示,出生就帶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嬰兒大約佔百分之一。署立嘉義醫院小兒科醫師鄭旭廷表示,2010年台灣16萬6千多位新生兒,也就是說有多達一千六百多個新生兒,心臟會有缺損,但不是每個患病的嬰兒都能及早被發覺,新生兒的家長若發現小寶寶會發紺、嘴唇和舌頭顏色變黑、容易喘、有心雜音等症狀就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鄭旭廷醫師指出,先天性心臟病並不罕見,常見的有心室中隔缺損、法洛氏四合症、存開放性動脈導管、肺動脈狹窄和心房中隔缺損……等疾病。近日就發現 一位出生2天大的新女嬰,臨床表現正常,但心臟聽診卻有「心雜音」,做理學檢查、X光、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發現是「心室中隔缺損」。
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症狀出現時間則不固定,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症狀,但也有人50歲後才知道自己的心臟有先天的問題。常見症狀有2種,第一種是會發紺,因血中氧氣濃度不足,導致病人的嘴唇和舌頭顏色看起來會變成黑色,第二種是會喘,因為心臟衰竭、無力,導致病人稍微活動就會不舒服,沒辦法運動,也會長不大;家長若發現幼兒有類似的情況,要馬上就醫。
鄭旭廷醫師強調,雖然這些病人有先天性心臟病,但隨著診斷工具、心導管和心臟手術的進步,大部分的病人在接受治療過後,仍可以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