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早期診斷 贏在起跑點
【大紀元2011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3日發表「2011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今年報告最重要的訴求是,失智症的早期診斷及介入具實質效益,不但可改善患者功能、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更能降低社會成本。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呼籲政府,在失智症防治上必需贏在起跑點,投入足夠資源,提高民眾失智症的認知、確保早期診斷並提供足夠早期介入服務。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銘章表示,即便在高所得的先進國家,只有20%至50%的失智症個案被診斷出來;目前大部分潛在的失智症患者尚未得到正式的診斷。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目前全台失智人口逾18萬人,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者只有33,791人,估計有約7成的患者沒有被發現。
邱銘章表示,依台大醫院10年記憶門診、600多個案統計發現,疾病愈早開始接受治療、愈多參與社會活動者,維持在輕度的時間會愈久,也就是患者退化較慢。這與今年全球報告的結論是一致的,因此呼籲政府,應有具體措施促進失智症的早期診斷與介入服務。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不只一般民眾需要再教育,醫療從業人員也需要對失智症早期徵兆提高警覺,特別是醫師診斷早期失智症的能力要加強。
他指出,失智症患者於早期時常被診斷為憂鬱症或躁鬰症,再更進一步退化到中度後才會被診斷為失智症,如此便錯過早期治療之先機,而且造成家屬照顧上許多困擾或發生意外,家屬常有的遺憾是「如果早知道…」。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全球70多國同步進行宣導,今年主題由全台21個團體共同決定為「打造失智友善社區GoGo憶起來」,全台各地都舉辦活動,並設有連署網站,呼籲所有關心失智議題的民眾上網參加連署,並就近參加各地活動,表達對失智友善社區的支持,以及對失智者及家屬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