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時政評論

陳思敏:後抗生素時代 無藥可用的隱憂與迷思

【大紀元2011年09月13日訊】正當全球醫界苦於抗藥菌衍生速度遠超抗生素研發,日前就有澳洲維省科學家的報佳音。他們在五個袋鼠基因的基礎上,以超大功率電腦模擬有袋動物原始基因型態,成功複製距今六千萬年前類小負鼠(Djarthia)的基因,再利用生物技術合成「肽」。而這新發現的天然抗生素,對近年造成恐慌帶有NDM-1抗藥性基因的「超級細菌」,及高感染率的「奶牛乳腺炎」,可望有解。

但別高興太早的是,演化的蹺蹺板,似乎站在細菌那一邊。相對於新藥動則十年以上漫長的研發週期,只要20分鐘就能繁殖分裂的細菌,完全佔盡單細胞生物的優勢。而從1962年至今,僅有兩類全新抗生素研製成功,但透過你追我逃不斷武裝的抗藥菌,常讓上市不到一年的新藥失效。所以,出現比MRSA更厲害的NDM-1也就不奇怪了。

為正視抗藥性大幅縮短抗生素的使用壽命,提前了後代子孫無藥可用的「後抗生素時代」,世衛組織將今年主題定為:「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呼籲各國勿掉以輕心濫用抗生素的危機。而澳洲被認為是全球有效防止抗生素濫用的模範國家,而中國則是濫用重災區。

有「萬靈丹」之稱的抗生素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醫療成就之一,始於1928年英國科學家AlexanderFleming的無心插柳,在1960年末期於治療細菌性感染獲空前勝利。但1990年中期以後,歐洲意識到細菌不會坐以待斃,倖存的殘兵敗將透過基因突變與交換更新自己,抗生素廣泛大量的使用反而催生一代強過一代的抗藥菌,於是開始約束被日漸濫用的抗生素。

例如2002年令醫界嚇出一身冷汗的「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突破了俗稱「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而2008年被驗出,爆發於2010年底的「超級細菌」(帶有NDM-1),也讓有「抗生素藍波」的碳青黴烯類素失守。

濫用抗生素的國家,必然產生高比例的抗藥菌。相較於歐美只有10%的比例還認為有一半的減用空間,中國人均年用量達138克,是美國13克的十倍。所以,抗生素使用佔藥物總用量高達40%以上的中國,就被世衛警告一旦真正意義上的「超級細菌」爆發,將成為全世界的一級重災區。

大陸醫院如此濫用抗生素,存在著以「以藥養醫」的機制問題,以及醫院、醫生與藥商之間心照不宣的利益三角關係。

現行醫院經營,各科室採利潤中心自負盈虧。要想盈餘就得多開藥,而用量大、價差多、回扣高的抗生素,就成了各藥商利誘醫院及醫生兩方的金雞母。按國家規定,醫院藥品有15%的加價空間,藥商為促銷又貴有猛的抗生素,給醫院價差利潤僅次於最新的抗腫瘤特效藥,而抗生素所貢獻的營收高佔醫院總藥品收入一半以上。而給醫生高額抽成,更讓醫生順水推舟所謂「大炮轟蚊子」的治療,濫用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使用的高價抗生素於一般感染或根本無須使用的病患身上。

另外,歐盟於2006年就全面禁止飼料添加抗生素,但大陸農畜牧及養殖業長期過量使用抗生素已是「潛規則」,即便盛極一時的「無抗奶」,並非沒有抗生素,而是「以毒攻毒」,添加一種不在食品添加劑範圍內的解抗劑。而這些有如隱形殺手的「有抗食品」,通過餐桌讓人體成抗生素殘留的收容所。前年廣州一名早產兒,一出生就對七種抗生素有抗藥性反應,原因就是媽媽懷孕期間吃過多有抗食品所致。

當各國醫藥監管單位莫不明文規定抗生素使用限制,在中國只有2004年出台徒具形式而無強制性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專家認為不論是用於醫療或農畜牧養殖業,立法規範抗生素的濫用刻不容緩,但衛生部宣稱起草的《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卻遲無下文。

對於維省科學家的新發現,新聞用電影《侏羅紀公園》人工復活遠古基因的真實版形容。但參與的專家說:「要研發能殺死體內細菌,同時又不對身體造成傷害的抗生素,老實說非常困難。」特別是在對付難纏而變化多端的細菌上,新藥開發某種程度都是「互相保證毀滅」,不但是細菌之間的同歸於盡,更是反噬人體的兩敗俱傷。

在生命科技的領域,人類壽命延長了,但醫院也有增無減,醫學看似突飛猛進,但新的絕症也不斷問世。健康的真實義或疾病的本質為何?似乎不是疲於奔命的現代主流醫學說了算。

如果「生命,總會為自己找到出口」,就連單細胞的細菌,都可以藉改變自我基因存活下來,而所謂萬物之靈的人類,渴望「無病一身輕」何嘗不是對生命奧秘的另類探求。只是,該被治療的是「病」?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