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醫生父子:設身處地為她想一想
我在門診接到一位十四歲的女病人,病歷上夾著一張紙條,是家父給我的聖旨,上面寫著:「請追蹤這位病人,並安排非侵入性的泌尿道攝影」。
翻開病歷,這名女孩因為先天泌尿道系統有異常,從小就常常跑醫院,定期追蹤腎臟功能,尿液檢查等等,也算是「老馬偕人」了。然而,父親所寫的醫囑,卻令我有些困惑。
一般泌尿道攝影有兩種,一種是侵入性的檢查,必須放置導尿管,打入顯影藥劑,然後拔除尿管,再讓病人自然的解尿,同時間攝影機就喀嚓喀嚓地照。
另一種是非侵入性的攝影,不放導尿管,只從血管中打顯影劑,讓藥物自然流入腎臟,然後再攝影。兒科醫師很少安排後者的檢查,我就從來沒有開過這樣的醫囑。
既然不是很常見的檢查,我不放心地打電話請教核子醫學科的朋友,他跟我說,非侵入性的攝影準確度不高,如果要確認診斷,還是應該要放導尿管,做侵入性的攝影比較準確。
於是我又聯絡父親,問他是否寫錯了,他說沒錯,就是這樣開,我只好照樣辦理了。
隔天家庭聚會,我向父親問起這位女孩的病情,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選擇了一個相對不準確的檢查。父親的回答很發人省思。
他說:「設身處地為她想一想,青春期的女孩,被人放導尿管,然後灌藥,照相,對她的心理是多麼大的壓力。
在門診的時候,我問她做這個檢查會不會不舒服,她看著我,用力的點頭。我想應該從來沒有人問過她這個問題。
「雖然非侵入性的檢查比較不準確,但對於她目前的病情,我並不需要知道太詳細,只要大概了解一下狀況就可以了。醫生除了醫病之外,也要醫心;在可以接受的誤差之內,能同時顧及病人的感受,不是很好嗎?」
好個令人感動的論述,讓我想起半年前,曾經聽過台大柯文哲教授的演講。柯教授說,他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不是他醫學上的豐功偉業,而是在台大醫院內,設置了一個「急診後送病房」。
這個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很不一樣,都是那些本身已經疾病末期,送到急診室後決定不予急救,而導致沒有病房可去的病人。柯教授說了一個故事,解釋這個病房的成立的原因。
他說在雲林分院急診室,有一天一位女兒送她的父親來就診。這位老先生本身已經癌症末期,突然間又心肌梗塞,家人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只好送到醫院來。
急診醫師告訴家屬,這樣的狀況急救其實沒有意義,不如就讓老伯伯好好走,女兒也同意了。
然而病人不是馬上就會去世,急診醫師為了安排病床,聯絡了整家醫院,竟沒有一個病房願意收治,理由是:如果沒有治療的必要,只是為了換一張床躺,不需要這麼大費周章搬來搬去吧!
央求了半天,最後外科病房終於勉強答應,老先生就呼嚕嚕地推到了外科病房。
值班的住院醫師一看到這樣的病患,心裡老大不爽,三更半夜忙的半死,還要替這位「沒有治療計畫」的病人詢問病史,寫住院病歷摘要,開住院醫令,真的是有夠嘔。
好不容易把該完成的例行公事做完,沒想到病房護士又接著跟他報告,老先生去世了,請他幫忙開死亡證明與死亡病歷,住院醫師氣得七竅生煙。
沒想到就在他抱怨連連的同時,老先生的女兒剛好走到護理站。她眼角帶淚光,對著醫護人員,慢慢跪了下來。
「醫生護士,謝謝你們,」她的眼淚撲簌簌地落下,「謝謝你們讓我父親,沒有死在亂烘烘的急診室。」
故事講到這裡,柯教授自己都哽咽了。他感性地提醒台下的聽眾:「我們醫生每天都在面對死亡,到了麻痺的地步,卻沒有想過:這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爸爸,都只能死一次。」
醫生只會醫病,當病人的情況已經無法再更好了,也許變成慢性疾病,或者即將死亡,這時候醫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如果醫生的天職是「幫助人緩解痛苦」,這個痛苦,除了身體的疼痛之外,是不是應該也包括疾病所延伸的心裡痛苦呢?
小兒科醫師也許不需要每天面對死亡,甚至在「健兒門診」,所面對的都是健康沒有生病的孩子。
但是在照顧孩子的每一個階段,家長所面臨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與挑戰,其壓力並不亞於生病的時候。
我在網路上看見年輕的住院醫師抱怨著:「在健兒門診一直回答媽媽同樣的問題,真是有夠無聊!」這句話令人想起我父親與柯教授的精神。
我試著回答那位住院醫師:請不要忘記,你所面對的每個家長,都可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
他們會緊張,會焦慮,會問一些對醫生而言很愚蠢的問題,甚至問個兩三次還不了解。
但這都是正常的呀!雖然他們的孩子都沒有生病,不用吃藥,也不用動手術,此時我們只需要用心聆聽,用口安慰,這樣做,依然是扮演著一位「醫心」的小兒科醫師。
台灣也許並不缺乏醫病的醫師,但能夠醫心的醫師,卻是難得。期許自己,能夠遵循前輩們的典範,醫病也醫心!@
摘編自 《身教──黃富源‧黃瑽寧這對醫生父子》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