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是金朝人,一次到并州參加科舉考試,路上遇到捕雁的人,他捉到兩隻大雁, 一隻死了,另一隻脫網而去。只見那隻脫網的大雁,在空中盤旋,哀鳴了很久,然後墜地自盡。元好問買下這兩隻雁,把牠們埋葬在汾水邊,壘上石頭,作為標記,名為「雁丘」。還做了一首「摸魚兒」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別離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 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欒城的李治,字仁卿,也和詞一首:
「雁雙雙,正分汾水,回頭生死殊路。天長地久相思債,何似眼前俱去。摧勁羽,倘萬一,幽冥卻有重逢處。詩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風嘹月唳,並付一丘土。
仍為汝,小草幽蘭麗句,聲聲字字酸楚。桐江秋影今何在,蕭瑟欲迷堤樹,露魂苦。算猶勝王嬙青塚真娘墓,憑誰說與?對鳥道長空,龍艘古渡,馬耳淚如雨。」
李斯義點評說:或許有人會說,這簡直就是情癡。殊不知至忠大孝的事情,都是癡情笨拙的人做出來的。而敗節喪名的事情,卻被聰明人做盡。一念癡情,正是心中真誠的表現,由此可以盡忠盡義,扶植萬古綱常。這正是人們所說的「其愚不可及」啊!
鶴子點評說:原跋很妙。上文「燕塚」,此文「雁丘」,恰是天然佳對。而玉京的詩是生前相贈,元好問的詞是死後弔唁。孤燕在南郭殞身,大雁在橫汾殉情。二者交互輝映,流傳千古。大雁在空中盤旋了很久,然後墜地自盡。揣測它當時的心情,似乎是在悔恨自己獨自脫網而去,多麼令人感慟!
詩曰:
片碣苔花古墨香,勝他瘞玉白楊旁。
至今秋影荒蘆畔,雙照汾河舊夕陽。@*
(出自《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