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單週賣超44億美元 創歷史最大量
【大紀元2011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灣台北報導〉儘管全球股市逐漸從巨幅震盤中回穩,而外資對亞洲主要股市上周幾乎全數賣超。其中,以台股賣壓最重,賣超金額逾44億美元,創下歷史單週最大量。相較之下,印度及東協股市的資金調節力度較為緩和,今年以來仍維持累計買超。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亞洲金融體系健全,未如歐美身陷債務泥沼,雖然短期股市仍將隨歐美債信風波而震盪加大,但對外部衝擊的抵抗力己更勝以往。李忠翰認為,伴隨國際油價回檔,通膨壓力大幅減輕,只要國際市場不再出現重大利空,新興亞洲憑藉龐大內需優勢及健全財政體質,可望率先度過股災風暴,長線仍具向上機會。
上週台股遭外資調節逾44億美元,不僅居亞股賣超之冠,也創下統計以來單週最高量。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分析,每逢全球股市重挫,引發外資套現需求,與歐美連動性高且流動性佳的台股,便率先成為資金調節標的,根據彭博統計,外資已連續六週淨流出,累計賣超金額逾79億美元。
葉鴻儒指出,外資大賣台股,並非是台灣基本面變差,而是為了應付國外的基金贖回壓力,在國際股市尚未全面止穩之前,台股將以類股輪動進行盤整,各族群的龍頭股能否持穩將是關鍵,不過,短線仍須提防強勢反彈後的調節賣壓。
如同以往,東協股市仍是本波股災中受傷較輕的亞洲市場。JF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由於東協區域內有七成以上的上市企業屬於內需型,加上市場規模較小,外資提款動作也相對不大,使得MSCI東南亞指數近年波動度低於其他新興市場,提供較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黃寶麗指出,根據Lipper統計,截至7月底,MSCI東南亞指數三年風險調整後報酬(Return/Risk)為0.19,高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0.09。
黃寶麗進一步指出,過去兩年MSCI東南亞指數沿季線、半年線向上,充份展現強勢格局,指數下跌後恢復能力強,通常回補跌幅後均能持續向上突破。以去年5月全球股市大幅回檔為例,MSCI東南亞指數在一個月及三個月後,自波段低點反彈幅度高達12%及20%。黃寶麗認為,以歷史為鑑,東協股市向來恢復力強,短線跌幅加大,反而是積極型投資人低檔佈局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外資大賣亞股,但印度股市的調節力度卻較為緩和,八月以來,外資僅賣超8億美元,遠低於台韓股市,資金流出力道也遠低於今年1-2月的22億美元。JF印度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普林(Edward Pulling)分析,就成交量來看,外資佔比升高至五成以上,反映近期市場下挫,外資不完全是流出,反而是採取換股動作。
普林表示,受惠於國際油價大幅回檔,印度政府財政壓力減輕,通膨也同樣回落可期,加上近期企業財報多數優於預期,帶動印度股市此波跌幅相對較小。普林認為,印度短線走勢仍需視歐美市場變化,定期定額將是掌握長線投資價值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