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嘉明湖映歷史 三叉山神鬼同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雲端的小孩系列3(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4日電)挑戰嘉明湖步道是霧鹿國小最重要的一堂課,在這條記載歷史、文化的古道上,像天使眼淚般的嘉明湖,餘映著布農族奔馳山林的身影,旁邊的三叉山則記載著神鬼同泣的歷史。

嘉明湖步道起點在海拔2370公尺的向陽遊樂區,經過玉山圓柏和海拔3600公尺的向陽山,終點是海拔3496公尺的三叉山和下方的嘉明湖。

這條古道是布農族的生命臍帶,根據歷史記載,18世紀後,西部布農族發生2次大遷徙,第1次遷至花蓮的大分山;大約200年前,大分的布農族又發生遷徙,開始往下遷徙至海拔1000至2000公尺的高度。

從花蓮卓溪鄉大分山遷徙的布農族人,到了嘉明湖後,1支往西走遷至高雄的梅山,1支往東到台東利稻,1支往北至台東加拿、龍泉一帶,各自有獵場,互不侵犯,因此嘉明湖是布農族第2次遷徙的十字路口。

另外,古道過去相當熱鬧,除了布農族人奔馳狩獵外,也是布農族和鄒族的戰場。布農族文史工作者阿力曼表示,三叉山、饅頭山這塊廣大的高原,過去也是布農族擊退鄒族的戰場,布農族人擊退搶奪獵場的對手後,就會圍繞著嘉明湖「報戰功」,向部落婦女誇耀自己的戰績。

屏障著嘉明湖的是三叉山,記載著66年前可歌可泣的「跨國救難」事件。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1架美國軍機自菲律賓載運日軍俘虜營釋放的美國軍官返國,卻在中央山脈三叉山東北方約6公里處撞毀,機上26名乘員全部罹難,階級最高的是少將。

當時台東廳應美方要求,派遣憲兵、警察和壯民入山協助收屍埋葬,總共動員了3名布農勇士,以及關山、池上等地的阿美、平埔、福佬、客家等70人。

當搜救隊伍抵達失事地點,適逢超級颱風過境,曝露於中央山脈300公尺以上荒山野谷的救援助人員,經1日夜狂風暴雨侵襲,26人死亡,包括阿美族12名、福佬1名、客家1名、平埔族1名、布農1名、卑南1名、日本員警2名及日本憲兵7名。

台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警察文物館目前還保留三叉山美軍軍機油桶殘骸,傳述著這段可歌可泣的山、空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