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的唯一確定性:風險很大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 2008~2010年間,中國各大銀行大量信貸給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但許多分析師與信評機構強調,中國的放款標準太不嚴謹,金融改革做的太少又太慢,太多的壞賬恐將無法避免。

《財富雜誌》11日報導,中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上周宣布,最新一輪的壓力測試證明,中國銀行業可度過房價暴跌50%的危機。

表面上,中國銀行業的獲利每年增長20%,銀行利差擴大、信用卡市場仍未開發,銀行未來的潛力似乎很大。

不過,專家認為,長期問題恐將慢慢浮現。首先,中國的銀行利率政策已被過度管理,銀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上限被限制在3.5%。但相較於目前的通脹超過6%,中國的存款實際已是負利率。

在負利率環境下,許多企業轉向投資收益率較高、未受規範的信託公司,間接投資房地產。據《中國證券報》報導,今年上半年信託公司投資房地產的金額約在2,078億人民幣(324億美元),投資增長率20%,遠高於銀行的放款增長率6.7%。

樂觀的人說,信託公司加入吸金的行列,有助於迫使當局讓利率政策自由化。悲觀的人則認為,信託公司的存在顯示信貸浮濫,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會嚐到苦果。

另一個讓人擔心的是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AMCs)。1990年代末期,中共需要找個管道處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壞賬,資產管理公司於焉誕生。但到2009年,這些公司仍然無力償債,當局只得允許他們發行的債券再展延十年。潛藏的窺虧損黑洞究竟有多大?外界不得而知。

最後一個令人擔心的是抵押貸款的流動性問題。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 中國區金融產業經理諸葛森(Jason Bedford)認為,這些抵押貸款大多以土地或地產的形式存在,在景氣不佳時,就可能讓中國銀行業陷入流動性危機。

此外,中國銀行業的數據可信度也被質疑。中國銀行業買賣股票等資產的交易量極為龐大,許多銀行穩定性的重要資訊都被有關當局竄改。外界無法知道那些資產的價格是否正確,也不知道銀行的負債是否被正確登錄,更別說要了解銀行放款多寡的真實面貌了。

準確預測全球金融危機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羅比尼所創立的羅比尼全球經濟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近日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銀行業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近期信貸標準的惡化,其次令人擔心的是當局拒絕停止讓商業銀行成為儲蓄銀行。1980年代美國儲貸危機殷鑒不遠,中國重蹈覆轍的機會越來越高。

相關新聞
【香江城語】中國銀行業的困境
揭開中國銀行業的黑幕
景氣差  中國大陸銀行業黃金交易降溫
惠譽國際:中國銀行業借貸風險正在增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