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話雲臺山(一)
在二十世紀以來,不乏中、日諸多學者們,對顧愷之進行種種的考察與研究。針對顧愷之《畫雲臺山記》一文,已有諸多前輩曾詳細深入探討,從句讀的斷句、詞語的斟酌,到文章的翻譯,其中不乏異同、爭議與疑問,但是,卻提供我們今日重新閱讀時的方便。筆者即是站在眾多基礎資料上,重新閱讀並嘗試重建與詮釋雲臺山[1]。
由於,顧愷之本身為道教的信徒,其學識、交游則遍及儒、釋、道,加之其祖上與葛洪的關係,以及道教名山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故筆者猜測《畫雲臺山記》不單是一篇道教的故事,還可能是道教風水的敘述,而且就如同洞天福地一般。
在1939年,致力於研究《畫雲臺山記》的傅抱石(1904-1965),他在上海出版的《學術雜誌》第一期中讀到趙景深《諭世名言的來源和影響》中的〈張道陵七試趙昇〉一回,將文中原是「超昇」確定為「趙昇」[2]。今日,我們能從葛洪《神仙傳》中找到關於張道陵的故事。傅抱石的發現與研究,開啟了新的研究紀元,之後的學者多依此而論之。現筆者考察顧愷之所生活的大時代、思想背景、宗教信仰、家世交游…等方面,重新閱讀顧愷之,並以道教和風水之說,試圖重建雲臺山。
閱讀顧愷之
動盪與解放
(一)東漢末年以來的動盪混亂
自東漢末年開始,到隋唐統一天下,其間三百多年,中國歷經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二次的長期政權分治與戰亂,最後又再度統一。
在政治上,漢末形成魏、蜀、吳三國分立。雖由西晉統一天下,但是接著的卻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王室南遷。肥水之戰後,正式形成南北朝分治的局面。但是,南北朝又各自政權更替且混亂。
在族群上,這是中國第一次長期的族群大遷移與融合,南遷的中原人士自稱僑族、客族,與南方原本的江東世族之間,因利害不同彼此矛盾;且早過江和晚過江的北方世族之間,因地域觀念、政治經濟待遇等差別而產生摩擦。至於整個世族階級與一般平民、漢族與非漢族、移民與土著之間,充滿著族群問題,但族群的互動與南方的開發互為因果[3]。而北方,則有五胡-匈奴、鮮卑、羯、羌與氐-入主中原建立政權,胡、漢之間也出現對立與融合。
在經濟上,門閥世族擁有世代做官、免除賦役、逍遙法外等特權。這些世族的人數雖少,卻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生活極為奢侈腐化。貧富差距逐漸加大,窮人日益困苦,富人卻競相豪華的排場與奢侈的生活。又因為族群的關係,彼此之間常出現種種的爭奪、糾紛。
在宗教上,佛教思想在漢朝傳入中原,並在魏晉時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除大量佛經的翻譯之外,也有佛經的注疏,而注釋之學的出現,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開始[4]。而道教在漢末建立,吸收道家的經典,並學習效法佛教的儀式組織,經過融合而逐漸成為民間重要的信仰,其背景原因有:社會迷信空氣瀰漫、佛教傳入的影響與東漢社會矛盾的激化,並且,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標誌中國道教的正式創立,因具有系統的理論和經典、宗教的組織、大量的信徒、特定的規範儀式以及固定的傳播地區[5]。
此時期政治的動盪、民間宗教的反抗、人心的惶恐等情況,當中的因素錯綜複雜,只能用紊亂雜陳來形容這個時代。宗教的信仰,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能撫慰眾人在亂世受苦受難的心靈。
(二)政治的禁錮與思想的解放
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理國唯才能為先,對士大夫的氣節影響甚巨。自司馬氏掌握曹魏政權、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晉朝後,在政治上利用名教來束縛知識分子,假借名教行逼迫之實。
士大夫們面臨出仕與退隱之間的兩難局面,一面希冀追求自然,一面卻要在朝為官,再加上東晉、南朝偏安於江南,但陷入北伐與否的爭論,而難得的安定卻又自相殘殺、內亂四起。處在現實生活的文人,有諸多的考量與牽絆,無法「欲仕則仕,欲隱則隱」,於是產生玄學式的隱-「朝隱」,將隱逸與玄學連結在一起[6]。
流行於魏晉南北朝的「清談」、「玄言」,起因於政治紊亂、刑法苛峻,士大夫動輒觸禁,故產生消極避世的思想,不談世務。在東晉時期,由於佛學昌盛,有六家七宗之學派,士大夫也頗受佛學影響,清談的範圍擴及佛理,同時,僧侶如:支道林、慧遠…等,也都兼通老莊,於是,形成佛玄合流的情況[7]。因此,促使儒家正統地位發生動搖,為中國思想史開闢新的時代。如同孔繁(1930-)所言:正始以來的游仙詩和招隱詩,大多抒道家之情懷,因而包含有玄言說理內容。由於玄學已成時代精神,無論作家是否崇信玄學,然而都會自覺地受玄學影響而使創作染有玄氣。文學創作脫離儒家格調而蒙上老莊色彩,這有它的客觀必然性[8]。
整個學術發展,可用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之言來說明:「魏之初霸,術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練名理。迄至正始,務欲守文,何宴之徒,始盛玄論。於是聃、周當路,與尼父爭塗矣」。由於政治因素,文人、官員們為了明哲保身,好談玄學、老莊,如此一來,可以避免討論政治的議題,減少不必要的紛爭、猜忌,甚至出現「朝隱」的現象。因政治黑暗、社會不安,玄學應運而興起成為思想主流。
雖然,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但卻也充滿著創意,在這段長達三百餘年之間,中國的美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就如宗白華(1897-1986)所言: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也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宗教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9]。
家世與交游
(一)家世背景與宗教信仰
顧愷之(約345-406或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顧愷之才華洋溢,畫作出色,能創作、能評論,為西晉畫家衛協的學生,時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曾任大司馬恒溫、荊州寧州都督殷仲堪的參軍,後升散騎常侍等職務[10]。
《世說新語‧賞譽》指:「吳郡有顧、陸、朱、張四姓,三國之時,四姓勝焉」,顧愷之即出身於江南四大望族之一。其先祖顧雍為孫吳宰相,掌握大權;祖父顧毗,官散騎常侍,後升光祿卿;父顧悅(悅之),官揚州刺史殷浩別駕,後升尚書左丞。由於,前輩族人、父祖輩都是國之重臣,顧愷之自然容易與當時的官員、名士等互有往來,也比一般人更容易見到宮中的收藏祕寶。
道教重要人物葛洪(約283-363),字稚川,字號抱朴子,丹陽(今南京市)句容人。其祖葛系,為孫吳大鴻臚,封吳壽縣侯。父葛悌,為西晉邵陵(今湖南邵陽)太守。根據資料顯示,葛洪曾參加顧愷之前輩族人吳興太守顧秘鎮壓農民起義的「石冰之亂」,因功詔封關內侯,之後,晉成帝欲任之為散騎常侍,他堅辭不就,並至羅浮山煉丹著述終其一生。由此可見,葛洪一家原為晉朝的門閥士族。據溫肇桐曾對葛洪與顧愷之作比較,從家庭出身和生活行徑、世界觀和思想觀點,認為兩人都極相似,就連矛盾的部分也雷同。在《抱朴子‧至理》中,葛洪對於形神關係論述:「夫有因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無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麋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這極有可能影響到顧愷之「以形寫神」論的提出[11]。
根據陳寅恪(1890-1969)的研究指出,六朝天師道的信徒以「之」字在其名中,代表宗教信仰之意,而且,六朝世族最重視家諱[12]。由此可推測,從顧氏父子名悅之和愷之的情況來看,顧愷之家族應是信奉天師道教。
又《歷代名畫記》記載,顧愷之「常悅一鄰女,乃畫女於壁,當心釘之。女患心痛,告於長康。拔去釘乃愈」[13]。五斗米道,又稱符籙派,從顧愷之用「釘」的紀錄,應屬於符籙之法,這一可證明其與道教的關係,再可知號稱「癡絕」的他,在遇到某些事的處理上並不是真的癡。因此,桓溫曾說:「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晉書‧顧愷之》)。
綜合上述所言,我們可以歸納出,顧愷之的繪畫美學思想的由來,混雜著儒家名教、道家思想、道教信奉以及佛教哲理。
(二)政治往來與社會交遊
顧氏家族信奉五斗米道,顧愷之本人更是學習儒學與玄學,交遊則遍及儒、道、釋三家。在當時諸名人中,曾與之共事桓溫(312-373)、後握有大權的謝安(320-385),甚至給予「有蒼生來所無!」(《世說新語‧文學》)極高的推崇。
顧愷之曾經畫過許多名人,當中的裴楷(237-291),字叔則,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就生卒年來看,顧愷之雖未曾與裴楷見面,卻以自己的解釋畫出裴楷之像:
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世說新語‧文學》)
謝鯤(約280-323),字幼輿,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的伯父,兩晉名士,為八達之一。就時間點來看,顧愷之應沒有見過謝鯤,他可能是依據資料來描繪:
顧長康畫謝幼輿在巖石裡。人問其所以?顧曰:「謝云:『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此子宜置丘壑中。」(《世說新語‧文學》)
置身於權貴之間,顧愷之曾先後在桓溫與桓玄(369-404)父子的帳下為官。在桓溫死後,又介於桓玄與殷仲堪的矛盾衝突之中。
殷荊州(?-399)為當時的清談大家,其先祖、父皆為晉室顯宦,曾言「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世說新語‧文學》)。《晉書‧殷仲堪傳》記載其為陳郡(今河南淮陽縣)人,其「少奉天師道,又精心事神」、精醫術且「善取人情,病者自為診脉分藥」,官至鎮威將軍、荊州刺史等。先與桓玄相接納,後又反目,戰敗被俘,桓玄迫令自殺。他曾經任用顧愷之為參軍,並與桓玄等三人曾有過一段對話,收錄在《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另外,根據《世說新語》、《書譜序》的紀錄,釋者支遁(314-366),字道林,住在剡縣時,名僧如竺法深等,以及名士如王羲之、謝安等,群集一起。也許,顧愷之曾透過謝安,而與支道林、二王等人認識或見面。
當時佛教重要的僧侶釋慧遠(334-416),根據《僧傳‧慧遠傳》所記[14]:
1.桓玄西征殷仲堪時,軍經廬山,邀慧遠下山相見,但慧遠稱病,桓玄便上山親自會晤。當桓玄決定上廬山時,左右告知:以前殷仲堪曾上廬山拜會慧遠,請勿上山。桓玄依舊上山,見了便「不覺致敬」。大野心家桓玄,尚且不能不對慧遠表示敬意,這反映出慧遠當時聲望之高。
2.晉安帝在桓玄謀篡失敗之後,從外地回京師,路經尋陽(今江西九江廬山下),有人勸慧遠迎接,但慧遠稱病,安帝反而「遣使勞問」,後安帝未能與慧遠相見,可見當時的朝廷何等敬重這位高僧。
從上述可知,慧遠與殷仲堪、桓玄、晉安帝等人有交集,且頗受禮遇。曾經身在殷仲堪、桓玄帳下的顧愷之,應有機會間接或直接與慧遠接觸。
由上述所提及的人物,有掌握政權的將軍、有著名清談的名士、有朝之所重的高僧等。不難發現,顧愷之身邊周圍、時代環境,正處在多種學術思想與宗教信仰之間。而顧愷之本人,確實是「思想駁雜,兼有儒、道、釋思想。道是基本傾向,但也信佛」[15]。也正因其「癡絕」,在雜亂的政治環境中,始終有高度的讚譽,且能明哲保身。
關於顧愷之的事蹟,有很多的傳說故事、文學資料與歷史記載而流傳下來。或許,是由於太多的名聲與傳說而模糊眾人的焦點,故謝赫批評顧愷之「聲過其實」。
重建雲臺山
道教與風水
對於風水的起源,學者們有諸多的討論與假設[16]。不論結論為何,可知風水是中國古人的生活經驗的結晶,而且起源的時間甚早。在西漢時期,風水堪輿已發展成熟,魏晉時期有更進一步發展到盛行,並有具體史實可考的職業堪輿家,如:管輅、郭璞等人[17]。
從道教與風水學來看,作為一種術數學,風水學的產生應早於道教。當道教問世之後,不但繼承了傳統的風水術,又對它進行衍擴與更新。在中國歷史上,風水實踐活動以及風水理論活動,主要是由儒、釋、道三教人士以及民間風水術士來進行的,這就形成了頗為複雜的局面[18]。
偏安於南方的東晉政權,是在南、北世家大族支持下所建立的,這時期門閥制度發展到了頂峰,當時大族主要有王、謝、瘐、桓等家族,掌握朝政大權,擁有種種的特權,生活極為奢侈腐化。他們視服用長生藥、五石散,為符合自己身份的高雅之舉。在此社會風氣下,為道教的發展造成了適宜的環境,上層士族中有不少道教信徒,連皇帝之中也有不少相信道教[19]。顧愷之的家族,可能就在此一氛圍下信奉道教。
目前,大多學者皆同意《畫雲臺山記》是顧愷之描繪道教祖師張天師授徒時的情景,主要敘述張天師第七次試驗趙昇的故事,資料來源為葛洪所寫的《神仙傳》。
顧愷之本身即為道教信徒,應熟悉道教的神仙傳奇,且族人與葛洪相識。假若,葛洪卒於晉哀帝興寧元年(363),那麼顧愷之約莫為十六七歲的青少年人,兩人或許有機會相見。身為道教徒的顧愷之,應相當熟悉葛洪關於道教的經典著作:《抱朴子》、《神仙傳》等,並參考作為入畫的題材。
葛洪為道教中金丹派的代表人物,重視煉丹術,認為服用金丹是成仙之途,再加上,風水又與煉丹有密切關係[20],依據葛洪在《抱朴子》一書的說法:
凡為道合藥,及避亂隱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禍害。故諺有之曰,太華之下,白骨狼藉。皆謂偏知一事,不能博備,雖有求生之志,而反強死也。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即神小也。(〈登涉〉)
合丹當於名山之中。(〈金丹〉)
又按仙經,可以精思合作仙藥者,有華山、泰山…雲臺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金丹〉)
因此,若道士想鍊成丹藥以助長生、升仙,除了要有正確的方法,還須在有正神之山。而雲臺山不但是正神之山,更是風水寶地,正是有助於練成金丹之地點。
就俞孔堅(1963-,美國哈佛大學設 計學 博士)的研究,他指出宗教信仰與神話,不但表達了人們的社會理想,也是景觀理想,考察中國人心目中仙境和神域的模式,可分為:崑崙山模式、蓬萊模式和壺天模式三類:
1.崑崙山模式強調高峻險絕的隔離特徵;
2.蓬萊模式強調海中孤島的隔離特徵;
3.壺天模式則突出四壁的圍護與屏障,以及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豁口[21]。
依照顧愷之在《畫雲台山記》所描寫的,可以發現雲臺山具高峻險絕的隔離特徵,應屬於崑崙山模式。
文章中,關於自然景色的描寫,有多處是形容山峰之高峻、險要,相關的字詞有:峙峭、巘、崿、崇、巖、嵃山戔等。另外,「使勢蜿蟺如龍,因抱峯直頓而上」,這就如同後來的山水構圖中的「龍脈」,且山脈綿延越來越高。「下作積岡,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則象徵山根豐厚,能向上發展。「當使赫巘隆崇,畫險絶之勢」,則指主峰高大能夠成為可靠之山。這樣的山勢綿延,就如同前述的「生龍」,越來越高聳,即靠近淵源的太祖山(圖一、二)[22]。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因龍善變化,故風水中常借用龍的名稱,來形容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等變化多端,而且龍是能將生氣傳到風水穴的生物活體。所謂「生龍」,是指山巒起伏,行止有致而生動美觀,並充滿生氣的巒體:「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靄靄,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23]。
由於,有山澗低谷與高山互成對比,「對天師所(臨)壁以成磵,磵可甚相近。相近者欲令雙壁之内,悽愴澄清」,如此一來,使得山勢更形高聳,令人難以靠近。
山中有雲氣的繚繞,更可增加矇矓的感覺,「作清氣帶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而且山有雲煙則能突顯其高聳。加上,「可令慶雲西而吐於東方」,有祥瑞之雲氣以增添山的神聖。
因雲臺山為「神明之居」,是正神之山,所以會吸引各種祥瑞之獸來此活動,「石上作狐(孤)遊生鳳,當婆娑體儀,羽秀而詳,軒尾翼以眺絶磵」,以及「其側壁外面作一白虎,匍石飲水」。
從道教洞天福地的名山來看,大多是山勢高峻、峰巒連綿、澗溪幽深、雲煙瀰漫、古木蒼翠…等特色,且擁有不可思議的傳說,以增添其神祕的氛圍,方能吸引道士入山修行煉丹。
根據各種資料顯示,能夠被道教稱作是「洞天福地」的處所,往往都是重要的旅遊景點。歷代文人墨客,遊覽道教的洞天福地,一方面是基於獨特的道教文化,遊者可以從中獲得性情之陶冶;另一方面則在於當地本身就是風水名勝,而且,許多的宮觀都設在山明水秀之處[24]。
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篇記載著道教傳說的文章,其背景可能是仙境神域的風水安置,顧愷之據此以突顯出宗教故事的神奇之處,進一步宣揚道教的神妙玄奇之說。
尋找雲臺山
今日,我們可以認為這是顧愷之依照傳說故事,以文字來進行整個畫作的景物的安排、空間的營造、高低的起伏、色彩的運用…等方面的敘述。也可以說,這是顧愷之為自己所提出的「傳神論」做出示範性的文章,亦即藉由道教的故事,透過「遷想妙得」而模擬出的文章。
然而,雲臺山在哪?
曾經有學者依據顧愷之的描述,並試著將雲臺山一文復原。如傅抱石曾對該文內容進行考證,並於1940年代有設計圖與作品呈現[25];1960年代則有沈以正依據文字描述加以還原(圖三、四)[26]。然而,傅抱石與沈以正兩人的構圖頗為不同,若比照顧愷之現存的摹本來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卷》圖中的人與山的比例,與沈以正的安排較為接近,而傅抱石的設計,則可能較多是自己的創作與受四川生活經驗的影響[27]。
顧愷之在文中多處使用「可」、「宜」、「當」、「當使」等假設性的描述,學者認為這正是其為作品所起稿的證據[28]。此文誠如學者們所言,應是顧愷之在創作前的構思,不一定有實際的作品,即使有,也不一定是具有指標性的佳作[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諸如:大陸學者有傅抱石、潘天壽、俞劍華、溫肇桐、伍蠡甫、馬采、陳傳席…等;台灣有沈以正、黃永川…等;日本學者則有:金原省吾、伊勢專一郎、米澤嘉圃…等人。近年來,台灣碩士畢業論文相關研究則有:李麗芬,《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傅抱石,《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台北市:學海,1982,頁29-30。
[3]蘇啟明,《魏晉南北朝文化與藝術》,台北市:史博館,2006,頁62-63。
[4]郭明,《中國佛教史》,台北市:文津,1993,頁23。
[5]參見陳寅恪,〈崔浩與寇謙之〉,《陳寅恪先生全集(上)》,台北市:九思,1977,頁567-599;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1993,頁27-31。
[6]參見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市:台灣書局,1999,頁30。
[7]參見林瑞翰,《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市:五南,1990,頁789-807;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2004,頁425-476。
[8]孔繁,《魏晉玄學和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頁70
[9]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縣:駱駝,1987,頁189
[10]參見溫肇桐,《顧愷之新論》,四川:新華書店,1985,頁82-92;李澤厚、 劉紀綱,《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篇(上)》,合肥:安徽文藝,1999,頁433-436。另見傅抱石、潘天壽…等人考證,對於顧愷之的生卒年,學者們的考證結果或有出入,但主要是依照《晉書‧顧愷之傳》記載:「年六十二,卒於官」,以六十二歲來計算。其生平、郊遊、活動等,主要以《世說新語》為參考資料。
[11] 參見溫肇桐,《顧愷之新論》,四川:新華書店,1985,頁10-12;陸建華、沈順福、程宇宏、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2004,頁5。
[12]參見陳寅恪,<崔浩與寇謙之>,《陳寅恪先生全集(上)》,台北市:九思,1977,頁567-599;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1993,頁27-31。
[13]此事亦見《搜神記》、《幽明錄》等記載。
[14]參見郭明,《中國佛教史》,台北市:文津,1993,頁51-52。
[15]黃河濤,《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台北市:中正書局,1997,頁217。
[16]參見一丁、雨露、洪通編著,《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台北市:藝術家,1999,頁10-13。
[17]參見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2004,頁204-213。
[18]詹石窗,《道教風水學》,台北市:文津,1994,頁7。
[19]參見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市:文津,1003,頁92。
[20]參見陸建華、沈順福、程宇宏、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2004,頁179;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2004,頁275-281。
[21]參見俞孔堅,《理想景觀探源-風水的文化意義》,北京:商務,2004,頁42-46。其分類尚有藝術家的理想模式、統計心理學的理想模式與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理想模式。依據顧愷之文中所示,張道陵活動、修練、成仙的地方,應當屬於神仙之境域,而不是生居死塋。
[22] 一丁、雨露、洪通編著,《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台北市:藝術家,1999,頁50、99。
[23] 參見一丁、雨露、洪通編著,《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台北市:藝術家,1999,頁105-115。
[24]參見詹石窗,《道教風水學》,台北市:文津,1994,頁144;另可以從李曉實,《中國道教洞天福地攬勝》,香港:海峰,1993。一書中獲得印證。
[25]傅抱石,《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台北市:學海,1982,見附圖一、二;陳傳席編著,《傅抱石》,台北市:藝術家,2001,頁54-55。南京博物館藏有傅抱石兩件雲臺山畫作。
[26]沈以正,《中國化論研究》,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68,頁21。另見﹝日﹞鈴木 敬,《中國繪畫史》(上)圖版,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81,頁30-31,有李霖燦案‧,沈以正畫《畫雲臺山記圖》。後者的圖版較為清晰。
[27] 諸如:大陸學者有傅抱石、潘天壽、俞劍華、溫肇桐、伍蠡甫、馬采、陳傳席…等;台灣有沈以正、黃永川…等;日本學者則有:金原省吾、伊勢專一郎、米澤嘉圃…等人。近年來,台灣碩士畢業論文相關研究則有:李麗芬,《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8]參見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台北市:華正,2006,頁501;沈以正,《中國化論研究》,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68,頁21。
[29]詳見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市:臺灣學生,1999,頁1-24。陳傳席指證歷歷,認為顧愷之的貢獻不在於繪畫,山水畫的萌芽應在於他之前,而且尚有畫家比他畫得更好。@
文章圖片提供:藝文薈粹雜誌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