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訪 黃君璧教授
白雲堂黃君璧教授,由於他出道甚早,三十歲就任廣州美專主任,民國廿四年受孫科及梁寒操邀遊桂林寫生,經湖南衡山到達南京,從此留在中央南京活動,民國廿六年受徐悲鴻之聘,就任中央大學教授,民國卅年並兼任國立藝(專杭州)教授及國畫科主任。卅七年來台,卅八年任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因此他弟子滿天下,交遊遍及海內外。由於他是廣東人,海外廣東老僑都認識他,政府渡海之後都借重他出國宣慰華僑,每到一地都會引來僑胞圍觀,他為人又親切,備受僑胞愛戴,每到一地總肯即席演講,自動揮毫並講述自己作畫的經歷和技法,故每到一地總是滿堂觀眾。又由於他身分的特殊,藝術家的本色,常常由外交使節一同拜訪當地政府官員,即使無邦交國家領袖或部長級官員,也無往不利,故外交使節、大使、辦事處主任等,一見君翁先生來訪都認為是僑界盛事、外交的大事。
稍早黃老師出訪各國都由外交部、僑務委員會、教育部主導,民國五十五年之後漸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主導,特別是館長改派何浩天先生之後,每年的出訪變成了固定的工作,史博館實際上只是教育部下二級單位,但黃老師的每年出訪都能行文每個外交使節單位,對方知道黃老師到達之處,都緊急配合,安排接待和訪問節目,因為這是文化大事,也是外交大事;民國六十五年之後,劉平衡 先生從巴黎返國就職史博館,他是君翁先生的愛徒,於是與何館長三人形成鐵三角,每年一~二次甚至三次出國訪問,已成了常態任務,一直到 黃 老師九十二高齡之後才停止。因此我們分別來訪問孫家勤、羅芳、劉平衡等三位老師,有關君璧教授辦學、授課、出訪的各種細節及趣聞,讓大家知道。
(一)孫家勤老師採訪摘要: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問:孫老師您為師大早期畢業的學生,請談談君翁先生辦學的理念。
答:黃老師在師大美術系擔任了幾乎二十年的系主任,在他任內對師大美術系最大的功勞,是引進當時最優秀的師資,包括大陸來到台灣,如溥心畬、朱德群、馬白水、袁樞真、林聖揚、趙春翔、袁樞真、孫多慈、鄭月波等等,及台灣自日本留學回來的畫家,如廖繼春、陳慧坤、李石樵、林玉山、李澤籓等等,我最欣賞老師的地方就是,雖然他是廣東人,但沒有門戶之見,只要你有特別的專長,他馬上把你吸收進師大,造就師大美術系在台灣美術史上有輝煌的成就,在我離開台灣時,他又請較年輕的老師,如張道林、廖未林、何明績、席德進等等。
黃老師對美術教育的成績,作育英才達到最高的境界,定訂的目標是對的,播出的種子散佈全台,現在台灣最好的師資多出於師大。我們是在苦中熬過來的,要以能幹來講,我是一點都不能幹,有一次我中午休息時在畫畫,被黃老師看見,說幾句話,大概他心中就有了(定見)。我在大學時畫傳統的北京人物,因為系中沒有教人物的,林玉山、金勤伯二位老師教花鳥,黃老師自己教山水,當時他看我畫人物,所以他問我要不要留在學校工作,當時助教徐瑩管行政,胡念祖管事務,後來是張德文接徐瑩,我接胡念祖。等我走時,黃老師跟我商量,你走了,畫人物請哪一個最好?這樣子孫雲生進來了,也並非因為我,而是因他畫人物,可以教人物。由這些小地方可以看出,黃老師對於教育方面是多元性注重,沒有門戶與個人的主見,只要對學生好﹑對學校有利,他什麼都做,不在乎,當時他說了,你做了就沒事。
問:黃老師在教學之外有哪些嗜好?
答:黃老師有收藏的嗜好,有趙大年青綠手卷﹑石谿等等﹔在畫石谿這方面,我的老師大千先生經常提到君翁老師他說:「我畫石谿比起君翁差遠了,君翁能把石谿那種厚重的感覺表現出來。」所以張老師非常佩服黃老師的功力。他們二人是非常好的朋友,當年他們一起走青城山,青城山的老道姓馬,請二位大師畫青城半山的「萬松坪」,既然住在那兒,這種 應酬張 老師是一定畫的;張老師費一天半畫完, 黃 老師畫四天畫不完,黃老師問張老師︰「畫松為何看起來不多?」張老師說:「加枯枝、高樹便有層次。」黃老師加了之後,層次就出來了;由此可見黃老師為追求作品完整而力求完美。
黃老師的個性節儉,例如有一次,身上懷了四千美元乘公車,不幸被竊。對飲食本來非常講究,但也能省,能適應各種生活;在校外教學生很多,八卦也多,人和氣,不是有脾氣的人,人看起來兇,但不兇,走路、形態、舉止感覺雙手過膝,像猩猩,像動物就長壽,如郎靜山活一百多歲,走路、舉動像仙鶴,長的像仙鶴,有一股清氣。黃老師對養鳥、養蘭花都很內行,當時從香港帶回很好、很講究的蘭花,是我去接機親自看到的。
黃老師來台灣時的夫人是他自大陸帶來的學生儲輝月,很漂亮,在民國45年左右有了機會,黃老師送她留學,後因不願回國而分手,現在仍在紐約。民國48年結婚的夫人是梁寒操的遠親,容羨余女士,廣東人,很賢慧,做得一手好廣東菜,我跟這個師母最熟,因我當助教常去拜訪,這個師母伺候他到去世,黃老師過世半年,師母就仙逝了。
(二)羅芳老師採訪摘要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問:在師大美術系學生中妳是以山水為題材的畫家、跟隨黃老師多年,請談談黃老師的教學情形。
答:黃老師是我的恩師,民國50年我自師大美術系畢業時,因為在校成績優異而能留任助教,當時在系內當助教是要隨侍老師上課兼點名,能隨持在眾多老師之側等於重新又有一次學習的機會,如 陳慧坤老師、孫多慈老師的素描,廖繼春﹑ 袁樞真老師油畫,堂堂都要跟隨上課,黃老師的國畫更是不在話下,此時的自己已較成熟,更為將來升等後開課所需,因此,畢業後學的比在校時更多,更認真﹔與黃老師相處覺得他不茍言笑,非常有威嚴,對我尤其嚴厲,早先因受吳詠香老師教導,較愛用礬紙作畫,北宗山水的勾勒、撞水等技巧嘗自鳴得意,但黃老師見後不以為然,勸我改用生紙,墨色會較有層次而厚重,如今我有一些成績,老師的督促終生受用。老師每次上課前要求準備磨好大型硯台整缸的墨,畫紙釘在示範版掛在黑板上,他愛用台棉216號棉紙,墨色變化豐富,能夠水墨淋漓,每次我都目不轉睛,不漏一筆,用心觀看才知以前作學生時的疏散。師大排課國畫為四小時連堂,上課前二個小時先示範,畫完後回辦公室稍作休息;後二堂就檢查同學的作業,改作業,看完作業有時再裁四開紙示範,最重要的是,下課後一張不漏的全數帶回去,另作他用。學生每人手中 都有 老師的畫稿一張,以便臨摩,學期末了一定繳回,一張都不能少。
黃老師常自豪心中有上千個構圖,因他走過許多地方,三峽、黃山、峨嵋山等景色都在心中,落筆成畫;他有一種特技,每次示範必將二張畫紙重疊,上面畫完,下面一張紙的墨漬,看看、端詳後提示靈感又變成一張畫,和上面一張完全不同,往往有意料之外新奇的構圖,一次課就能完成好幾張作品。
民國55、56年起,他有一種新教法,要同學上課交寫生稿,例如要同學課外寫生五、六棵樹,及 石塊 老師驗收成績後,往往利用學生的樹石稿示範,如何變成一張作品,學生從此可以學到從自然界取材;從寫生而構圖的經驗,雖然沒有實際帶師大學生去校外寫生,但鼓勵學生師法自然的精神是一樣的。我的山水畫專長,自寫生而到主觀表現,雖然面貌已不似 黃 老師,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皆得自於老師。
問:請談黃老師校外教學情形。
答:黃老師的畫室為「白雲堂」學生人數不下百人,其中不失達官貴人, 蔣 夫人 宋美齡 女士即是門生之一,律師、醫生、外交官或其夫人比比皆是,當時名赫一時,每到生日及過新年,白雲堂前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可見學生對老師的孝敬。老師不失藝術家多情浪漫的本性,對女學生往往有較多的眷顧,我們常取笑說女學生的基本分較男生為多,見到漂亮女生總是滿心歡喜。我們在辦公室服務,往往會聽到老師和女性朋友通話的專用號碼,因當時為報號由總機轉接式電話,我們低頭做事一如充耳不聞,但對老師的言情都瞭如指掌,有段時間,每到休息時刻,在辦公桌前低頭奮寫情書,寄往南美。老師的熱情終生不減,,我們也替老師高興,因有豐富的感情生活,帶給他更多的創作的激情。
(三)劉平衡老師採訪摘要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問:黃老師一生出訪過幾個國家和地區?
答:黃老師出訪最多是美國及東南亞、東北亞地區,其實遍及歐、美及南非、南美等卅餘國。
問:出訪的目的有哪些任務?
答:有時是辦展覽、訪問僑界、眾揮毫、拜會當地政府官員、接洽展覽事務並與當地藝術界人士聯繫、聚會等。有時對一些老畫家不肯返國展覽的畫家,說服他們一一返國舉辦展覽,譬如馬白水教授、鄭月波教授、趙無極教授、趙春翔教授﹑ 張道林教授、朱德群 教授等等,都是在黃老師及何館長勸說下返國舉辦展覽,而且都非常成功。
問﹕這些返國展覽的畫家,有沒有特殊的故事﹖
答﹕最有趣的事,那時趙無極正好擔任中法友好協會主席,是大陸與法國間友好的領導人物,來台北舉辦畫展,身分特殊,在史博館展出,馬上有人檢舉我們通匪﹔這下可急壞了何館長,我們邀請趙無極只是基於藝術的考量,完全沒考慮到政治的立場﹔何館長問我怎麼辦﹖要我擬一個報告向上級解說一下,我的報告大致是這樣子的﹕說我們知道他的身份,但他是藝術家,我們基於他是藝術大師的成就來邀請他,並無其他考量,況且他肯來台北,表示對我政府的好感,我們等於策反一個畫家,應該給我們一個功勞,千萬別罪及我們。又好比大千先生,他一向支持中華民國,在海外住家門口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大陸千方百計要他回大陸,送他的親人到巴西﹑舊金山甜說利誘,大千先生總不為所搖,如果大陸有人把大千先生請回大陸,一定得到獎賞,而不是責備的公文。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另一個有趣的事件是朱德群教授,我們邀請朱教授來台展覽,他是一口他應下來,可是後來有個難處,原來他與老師母間的問題還沒解決,就在巴黎結婚了﹔老師母揚言,他敢回台北就要他好看。後來經過大家的勸說,又經過好友吳延環及丑輝瑛二位立法委員的安撫,說好展覽作品的一半及售價的一半歸老師母,達成和解後,展覽非常成功,於是相安無事,趙﹑朱二位教授在台北展出後他們在法國的地位飆昇,畫價節節上漲,至今不衰。
還有一個例子是馬白水教授,他總是不肯回國開展覽,怕畫賣不出去丟人,我再三保證絕無問題,結果真令他想不到。
問﹕在外交使節方面, 劉老師認為最值得談的事什麼事﹖什麼人﹖
答﹕我們廿幾年來跟陸以政大使節了不少緣,最早我們到紐約,我們拜訪他,他只是新聞局在紐約的辦事處主任,在(中美)斷交的那年,他在報上發表文章,批評老美見利忘友,以自由國家之領導者與共產黨結合﹔文章一刊出他立即被驅出美國,經 國 先生更生氣,馬上派他擔任瓜地馬拉大使,從辦事處主任跳三級成為大使,他同我們鐵三角的關係匪淺,在南美任大使期間,不忘要我們解決當地的問題,也邀請拜訪瓜地馬啦。後來他轉任奧地利,他又邀請我們去西歐,並促成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三家在皇家博物館展覽,後來他又轉任南非大使,我們又一次拜訪南非,總之相互之間有了文化推展的默契,他是我們最友好的大使,也是最敬佩的大使,他原來是英文好,到了瓜地馬拉馬上學西班牙文,好到可以改正公文,到了奧地利,他又是一口流利的德語,到了南非除了英文,他又學了一些荷蘭文,外交官能做到如此,他與當地的政府交往自然順利。
又有一次我們拜訪華盛頓雙橡園,那時沈劍虹當大使,他立刻請陳香梅女士當召集人,在雙橡園舉辦自助酒會,請來了美國頂尖的參、眾二院議員及政府官員,似乎來賓應該到了有二、三百人之多,這是那段時間甚少的盛事﹔餐後黃老師揮毫,本來由我來磨墨,可是陳香梅女士說:「你是小師弟,今天由她這位大師姐來磨墨。」因她是黃老師重慶抗戰時期的學生,自然資格比我老,那天活動非常成功。
(圖片:藝文薈粹提供)
另外一位大使同我們也很有緣,就是舒梅生大使,他在希臘時我們拜訪過他,他安排黃老師在藝術學院揮毫,並講述中國繪畫,引來全校師生的觀賞,他並帶我們去郊區農家吃手抓羊肉並以白酒佐餐,羊肉與冰白酒結合美味極了,至今難忘。後來舒大使調比利時,我們又拜訪了一次,那裡的文化參事傅維新也是我們的老友,他幫助我們史博館很多忙,可說是參事之冠。
在舊金山我們也結識了一位處長,他是歐陽璜處長,他的副座是茅承祖先生,可以說是最佳搭檔,我們到舊金山似乎每年都必經過,由於他們的安排,我們與加州的文化關係、展覽交流做的最好。舊金山灣區有很多旅外老畫家,包括張大千、鄭月坡、王昌杰、劉業召等,除此之外,又有一位地下文化大使,他是陶鵬飛教授,陶教授組成灣區文化協會,會員有三﹑四百人,包括了畫家、詩人、小說家等,我們每次到灣區,他總要安排我們集會,這也是我們每年的盛會,陶教授在大學教德文,他是張學良少帥的女婿,又是張大千先生的好友,我們到舊金山總也要拜訪大千先生的環篳庵,都由他家的大廚準備了三、四天的美味。
我們最遺憾的一次外交活動,就是在中美斷交之後我們約好拜訪詹森總統,就在拜訪的前一晚,詹森總統被刺,第二天我們依原計畫前往,只能由白宮博物館館長陪同參觀博物館。但我們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日本、韓國緊張的時候,我們的大使則陪同我們拜訪了文部省及教育部,平時他們市拒絕接見的,可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文化藝術是很重要的。另如周書楷大使陪同我們採訪教宗,就得到很好的接待。
問:你們出國拜訪,有沒有與博物館接觸?
答:對,博物館、美術館當然是我們最重要的事務,我們接觸的博物館有:巴黎的羅浮宮、吉美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丹佛的克里夫蘭博物館、南非國立歷史博物館、瓜地馬拉博物館、華盛頓的佛利爾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等等,我們不但拜訪他們,而且可以到庫房參觀,他們出示了你們想看的文物,其實主要的是他們希望借 黃老師的法眼,鑑定一下文物,聽聽他的意見。所以我們出國訪問,不但要鑑定博物館的文物,有時還要接受華僑攜來的私人物件。
問﹕華僑界文藝人士有什麼趣事?
答:紐約是我們最長拜訪的地區之一,那裡的旅美藝術界人士最多,包括收藏家王季遷、書法家張隆延、大學教授方聞、王方宇、羅寄眉、馬白水、張道林、薛光前、何平南…等等,因此我們拜訪期間也就是活動的高峰期﹔當地有位楊思盛醫生組織了收藏家協會,經常購藏文物,我們的到來也成了鑑賞的機會,因此雙方的交流是經常的。
總之,黃老師的出訪各國,不但是文化交往的盛事,也是博物館交流的盛事,也是與僑界的盛事,不是三言兩語說的完的。因為時間相當長,有時一件小事都是一個故事,對於我來說真是有幸參與。@
文章圖片提供:藝文薈粹雜誌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