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茶文化

茶典與茶趣:「茶」字趣解

古時並無「茶」字,而是以「荼」為「茶」。在明末張自烈所撰的《正字通》中,引南宋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為荼。」不過,當時飲茶之事尚未進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古時的「荼」字,並不專指「茶」,有時也指野茅、野菜等。

喝茶真正成為人們的一種社會風氣,是從唐代才普及開來,而「茶」字也是唐時才被普遍使用的。「茶」與「荼」相比,為何少了一筆的呢?據說那是在唐代開元年間,唐玄宗敕旨編撰一部《開元文字音義》,並親自為之作序,書中御筆欽定改「荼」為「茶」。

不過,與此相關的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唐玄宗有一天在臨摹《詩經.周頌.良耜》篇,可能沒注意,待摹好一看,裏面的「以薅荼蓼」、「荼蓼朽止」中的荼字都少了一畫,成了個茶字,想再補上一筆,又恐為當時在場的眾臣所笑,於是靈機一動說:「朕觀荼字太繁,不如寫成茶字的好。」後來「茶」字用開後,都說是唐玄宗御撰的。

「茶」字出現後,「荼」、「茶」混用了一段時間。之後,「茶」字便完全取代了「荼」字。陸羽撰寫《茶經》時,則一律寫作「茶」,而且「茶」字還衍生出不少趣解。

「茶」字象徵長壽。茶字以草字頭,與「廿」相似,中間的「人」字與「八」相似,下部「木」可分解為「八十」。「廿」加「八」再加「八十」等於一百零八歲。所以把一百零八歲的老人稱為「茶壽老人」。久而久之,許多人便將「茶」字代表長壽。

另有一說,「茶」字的頭是「艸」, 「茶」字底是「十八」。今年艸,明年十八。喝茶可使人越喝越年青,青春永駐,返老還童。

「茶」字,有使人回歸自然之意。「茶」字由草字頭、「人」及「木」字三部分構成,「人」字在草字頭之下,「木」字之上,意為在草木之間,表示人類本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應回歸自然。

無獨有偶,如此解「茶」字還有一個小故事。相傳古代江南有一座寺廟,住著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與寺外一雜貨店老闆是好友,二人平常喜歡咬文嚼字,以謎會話。忽一夜,老和尚茶癮、謎興齊發,就遣啞巴小和尚穿上木屐,戴著草帽去找店老闆取一物,店老闆一看小和尚的裝束就迅速取茶葉一包叫他帶去。

原來,這是一個形象生動的「茶」字,頭上戴草帽暗含「艸」,腳下穿「木」屐為底,中間加上小和尚「人」,組合即是個「茶」字。以此故事形式詮釋「茶」字之謎引人入勝,加之巧妙構思,令人興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