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李明真:百年回首溫哥華

李明真
font print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23日訊】溫哥華濱臨太平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該地區的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於中國、日本和印度等亞洲地區,與加拿大其他城市相比,獨具東方的特色,經歷了百餘年的興衰,誰曾想溫哥華這個屢獲全球最宜居稱號的城市當年僅是一個小小的鋸木廠小鎮,即今天的煤氣鎮。

1791年,西班牙探險家Jose Maria Marvaez船長抵達溫哥華,經由當地土著的協助勾勒出當時溫哥華地區地形圖,1792年6月13日船長溫哥華(George Vancouver)率領英國船艦發現號,帶著厚禮經由布辣灣(Burrard Inlet)登陸,為紀念這位船長,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總經理William Van Horne提議將該城命名為溫哥華。


早期渡輪Senator號停靠在布辣灣。(溫哥華檔案館圖片,編號:Bo P62) /span>

煤氣鎮的演變
溫哥華早期以伐木和原住民漁業為主,橫跨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的開通真正造就了日後溫哥華的繁盛。

喜士定木廠(Hastings Mill)於1867年在布辣內灣南岸開業,是現溫哥華所在的首座非原住民建築,來自英格蘭的戴頓(John Deighton)於同年在木廠外圍開設酒吧;隨後的數年間一個小社區圍繞著酒吧而成形,並以戴頓的綽號「Gassy Jack」命名為「Gassy’s Town」,後來簡稱「Gastown」。卑詩殖民地政府於1870年3月1日將該區正式劃為鎮址,並將之命名為「固蘭湖」(Granville),煤氣鎮於1873年僅有75名居民。位於甘比街夾水街的蒸汽鐘已成為當今該區的標誌。


煤氣鎮的著名標緻蒸汽鐘。(溫哥華旅遊局圖片)

溫哥華第一所小學喜士定居木廠小學(Hastings Sawmill School)。(溫哥華檔案館圖片,圖片編號:CVA677-224)

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首席測量師勾勒出溫哥華的地圖,起點始於Hamilton街和Hastings街的交界處,包括煤氣鎮在內的固蘭湖鎮址後於1886年4月6日正式設為溫哥華市。

出生於蘇格蘭的房地產商Malcolm Alexander MacLean於1886成為溫哥華第一任市長, 首次市議會的主要議題便是向當年的加拿大自治領政府申請租借400公頃的軍事保留地作公園之用,即今天的史丹利公園。


溫哥華第一任市長Malcolm Alexander MacLean。(溫哥華檔案館圖片,圖片編號:CVA 99-3104)

在1886年6月13日的一場大火中,以木質建築物為主的溫哥華幾乎被燒為灰燼,MacLean失去了他所有的家產,但第二天即搭起簡易帳篷召開市議會商討救援計畫,並從市中心新西敏調配食物派發給災民,僅4天的時間,一些新的建築就出現在街頭,隨後溫哥華成立了消防局,修建了先進的供水系統。


1886年6月溫哥華發生大火的第二天,議會成員們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召開市議會,商討災後救援和重建工作。(溫哥華檔案館圖片,編號:LGN 1045)

1886年7月4日,第一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火車經過了5天19小時的行程抵達穆迪港,比時刻表的到達時間僅遲了1分鐘。1887年5月23日,第一列客運列車從蒙特利爾抵達溫哥華。

1886年7月26日,第一艘進港的貨船抵達溫哥華港,為當地的居民帶來中國的綠茶,當年的9月,首家銀行Bank of British Columbia正式營業。

1887年5月,溫哥華第一間酒店Hotel Vancouver開張; 8月,第一批居民使用了電燈;12月,第一間圖書館對公眾開放。

1923年溫哥華市購買了第一批公車,在Grandview Hwy運行;1939年5月26日,國王喬治五世和伊莉莎白皇后參加了獅門大橋的開通儀式,大橋當時的造價500萬元,車輛過橋費為25分。


1939年5月,總造價500萬元的獅門大橋(Lion’s Gate Bridge)正式開通,(溫哥華檔案館圖片,編號:Br P21)

早期Kitsilano社區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C.P.R)於1910年開始在位於英吉利海灣的Kitsilano社區出售土地,令 該地區快速發展,溫哥華檔案館的創建人Major J.S. Matthews便是該社區最早的居民之一,1912年他在此建屋安家,當時的Maple Street馬車還不能通行,人們只能步行將傢俱從Cornwall街搬到Maple 街。今天的Kitsilano海灘已成為全球最著名的休閒渡假海灘之一,溫哥華亦發展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早期工業區:耶魯鎮
太平洋鐵路於1880年代開通至卑詩省內陸的耶魯,並於當地設立維修工場和聘用大批工人。隨著鐵路於1887年 開通至溫哥華,太平洋鐵路公司亦將維修工場遷往福溪北岸,該帶也因此得了「耶魯鎮」之名,隨後的20年多座鋸木場和木瓦工場亦相繼在福溪北岸落成。市政府於 1920年代末制定首套城市發展大綱,並將耶魯鎮定為商業和輕工業之用,1986年世博會後該區已轉型為高密度住宅區,藝廊、零售商戶、餐廳和辦公室等設施亦陸續進駐該區。

由於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現在太平洋鐵路已經停止了客運服務,而溫哥華港卻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成為加拿大最大的港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朱宇明加拿大溫哥華報導)溫哥華西6街304號,是一棟廢棄的獨立屋。屋前植有一株蘋果樹,樹幹上爬滿了青苔,枝頭高處還零星掛有幾個蘋果,在風中瑟縮。房屋周圍圈好了圍欄,上面懸掛的告示牌赫然寫著卑詩省電力傳輸公司(BCTC)的開發申請,在此處要興建一座變電站。看來獨立屋和蘋果樹都在劫難逃了。如何延續這棵見證歷史的老樹的生命,卻令市府、電力公司和果樹專家煞費苦心。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當清明和重陽這兩個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後兩週,香港政府都會開放邊境的墳場讓香港市民前往拜祭親人。每當這兩個節日,前往邊境的人很多。在彎彎曲曲窄長的界河梧桐河南邊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個小小的沙嶺墳場,能有幾多真正的參拜者,來的人大都是在各個不同時期「起錨」成功的人。
  • 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常綠闊葉灌木群落——紅樹林。(公有領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當年的「起錨」客,「起錨」本指船舶開航的意思,但在那瘋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廣東知青〕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廣東當年一提起這一專有名詞,人們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錨」是一種賭博,參與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與生命,那時參與這個賭博的廣東知青為數不少。有的贏了,有的輸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於用繩子把彼此的身體連起來,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應、互相扶持的例子原來並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連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還是朋友,在以後的歲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 最近我訪問過幾位插埸的知青,他們都說當年如果插埸的知青逃亡失敗被押解回場,農場都會為他們搞一場「歡迎會」。在批鬥會上他們挨幾下是很平常的事,毒打的事不常見,但不是沒有,如果在批鬥會上表現不好,態度不好,或者平日與人積怨,又或者平日表現不好,就會多挨幾下。
  • 文革時期當局為了堵截偷渡潮,採取了一系列嚴防措施,然而逃亡者為了能成功起錨,也奇招迭出,真乃五花八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979年初,改革開放還未開始,我班女生鄺女士,時已32歲,厭倦了在農村當赤腳醫生,與丈夫一起把從黑市買回來的護照貼上自己的照片,由於精心製作,幾能亂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