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愷萱、黃凱熙編譯報導)近日南京市民替梧桐請願的行動中,竟難得一見的看到當局出乎意料的退讓。政府允許居民以遷移古樹的方式,保留這些深具歷史意義的巨木,居民似乎是打贏了一場環境保護戰。不過根據《紐約時報》記者深入剖析事件原委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突然變民主 外媒查真相
南京遍植的百年梧桐樹,高聳入雲、枝葉茂密成蔭,一直是居民熟悉又親切的成長記憶。這些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由法國引進的梧桐樹,也是都市綠化、淨化空氣汙染的主角,所以也倍受園藝家和城市規劃者的重視。
然而,在中國南方這個擁有8百萬居民的大城,沿著中山路種植超過2萬棵的梧桐,是否能見容於中共這個亟欲發展經濟的政權?在中國這樣一個經常為了工業利益,而不惜摧毀居民家園和農田的國家中,為了都市開發所需,大規模的建設工廠、公共運輸等設施之時,居民是否還能保有這些在地的美好?
根據《紐約時報》記者深入剖析事件原委後,發現南京市民的護樹成功,既不是中國萌現了民主之光,也不是廣大的市民階層,表達他們對迂腐官僚的憤怒已受到重視。事實上,當局只是想在都市開發中,建立民主形象。而保留老樹,則是一種看似雙贏的假面妥協。
只要經濟 不顧環境
中共曾在1993年,為了興建滬寧高速公路,在一夜之間,幾乎把3,000棵梧桐樹砍伐殆盡;也曾在2006年,為了建設地鐵2號線,移植近200棵梧桐木;接著,在今年計劃興建的地鐵3號線預定地中,為取得市中心的六個地面車站所需的空地,又計劃砍伐或遷移超過1,000棵樹木,其中大多是梧桐樹。
南京官員表示,目前市區僅有兩條地鐵線,每條約可負載1百萬人次的載客量,對南京的公共運輸量來說還遠遠不足。而南京市尚有10條預定的地鐵線,還在規劃興建中。
防堵民情 虛以委蛇
這些都市建設與老樹存活之戰開打後,當第一批梧桐被砍去枝葉,準備遷移時,當時網絡上即刻凝聚了1萬多名網友的憤怒之聲。一名老師更組織學生,在樹上綁上綠絲帶,為樹木請命。
部份名人也加入了網絡串聯,保護老樹的行列,其中包括微博粉絲超過500萬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自由體育評論員黃建翔。甚至,台灣的國民黨立委邱毅,也在國民黨中常會上提案,希望透過「救樹」行動,一起挽救兩岸的共同歷史記憶。
《南京晨報》記者朱福林,更對此事件進行深入的調查後發現,雖然南京政府在2006年遷移近200棵行道樹時,園林部門曾承諾,會確保80%的遷移樹木能存活,但實際上這些梧桐,多半被移栽在荒地上,只有20%存活了下來。
從小被嚇大 不知真民主
在這些「批評者」中,有許多人還是深諳中共當局的反目無常,不敢過度的向政府施壓護樹,以確保人身的基本安全。
當地環保組織「綠石」的工作人員崔圓圓(音譯)表示:「我們不想反對政府的作為,只是希望有一個溝通的管道。」
電視名人黃建翔也決定,不回應網路上號召街頭抗議的貼文,並表示政府可以做到這一步,已經有進步了。
最後,數百名聚集在圖書館,進行護樹運動的民眾,一小時內就被當局驅離。接著中共的媒體審查員,再進一步確認這個行動,被媒體忽略不報且沒有傳播開來後,當局才算放下心中的大石。
假環評 真詐術
不過護樹聲浪之大,南京政府也知道開始做點表面功夫,表演一套暫停地鐵建設的戲碼,並組織「環境評估委員會」進行建設審查。但是,審查成員中僅有8個公民,卻有9個來自政府單位或建設公司的「專家」。
審查小組花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環評審查。審查員被帶去參觀地鐵站預定地,接著檢視一下簡化的修正計畫。每個市民審查員在投票前,還拿到了一個裝著現金的信封,聲稱是交通補助費。
投票時,審查委員會領導人說:「如果沒有異議的話,大家鼓掌通過!」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民審查員,私底下對《紐約時報》透露:「現場有1、2秒鐘的停頓,然後大家一起拍手,沒有時間讓我們做出一個民主的決定。」審查員們也被告誡,不准跟記者透露審查的細節。
這就是中共式的民主,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