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7月18日訊】2011年07月14日 (週四),美國國防部發表了首份《網絡空間作戰策略》文件,以應對當前黑客日益猖獗的攻擊。文件還顯示美國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如2010年美軍用「數碼導彈」癱瘓伊朗核電廠的 Stuxnet。
網絡戰:無硝煙的戰場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數字化系統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須的一部份,個人生活、通訊、新聞、衛星、及飛機的導航等等,無不通過數字化來控制。
網絡戰(網絡作戰):就是使用病毒、木馬、黑客等軟件,足不出戶即可使對方的作戰指揮系統、金融系統、電力系統、核武系統等癱瘓,從而延緩對手的出兵時間、為己方贏取更長時間的出兵與先發制人的優勢,且網絡戰能給對手造成很大的經濟、生態環境的重大破壞,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網絡戰可以包括:情報戰,即獲取對手各種有價值情報;網絡阻癱作戰;網絡防禦戰,即防禦己方的各種指揮系統被破壞及防止秘密信息的洩露;網絡攻擊戰;網絡心理戰,藉助發達的互聯網傳遞攻心信息,引發「蝴蝶效應」;網電一體作戰等。
網絡戰破壞力極大。有評論指出,「如果它攻擊核電站系統內的電腦網系統,核電站癱瘓了,將會發生核汙染,大水壩也將破壞;如果破壞華爾街金融系統,這個面非常廣;因此現在美國已經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反擊外來入侵。」
網絡攻擊日益嚴重 美國嚴陣以待
2011年 5月16 日,美國白宮、國務院、司法部、商務部、國土安全局、國防部共同發佈了一份《網絡空間國際策略》報告(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報告指出如果黑客襲擊造成人員死亡、重大物質損失或對公共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五角大樓有權將其視為戰爭行為,並保留採取相應反制行動,包括常規軍事手段的權利。該報告首次將網絡安全提升到與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表達了美國對網絡空間戰的高度重視。美國過往指大部份網上攻擊是源自中國、伊朗和其它獨裁國家。
《人民網》5月16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日前宣佈,美國政府將撥款1,900萬美元,用於研發可突破中國、伊朗和其它獨裁國家在互聯網上對政治敏感信息進行審查的新技術。
2011年5月31日,美國國防部警告,來自另一國家的電腦破壞行徑可構成戰爭行為,美國將對嚴重的網絡攻擊作出具相應規模和合理的軍事回應。
2011年6月1日,網絡業巨擘谷歌公司(Google)在官方部落格揭露指出,很可能是來自中國濟南的黑客,試圖入侵數百名包括美國資深政府官員、軍方人員、中國政治運動人士、媒體記者以及韓國的多個亞洲國家官員的Gmail用戶帳戶。
2011年6月2日,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美國政府對網絡安全的關注是「明顯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經開始調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中國黑客入侵,這一事件「非常嚴重」,美國將嚴肅對待。
6月2日當天,法國《世界報》報導說,「山東省省會濟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偵察機構的總部,那裏也有一個職業學校。」
《衛報》也報導稱,人權網站change.org表示,該網站自發起網上運動要求釋放藝術家艾未未以來,該網站反覆遭受來自中國的攻擊。
2011年7月14日(週四)美國國防部發表的首份《網絡空間作戰策略》披露,現每日都偵測到 60,000個新的惡意軟件程式,對國家安全、經濟和普羅大眾構成威脅。副國防部長林恩( William Lynn)在發表這份文件時說:「美國保留權利,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對嚴重的網絡攻擊作出具相應規模和合理的軍事回應。」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威廉•林恩曾表示,美國國防部的網絡每天受到幾百萬次的攻擊,國防工業的網絡也面臨被滲透的危機。林恩說,去年美國已經與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以及北約各國等友邦,共同建立網絡安全體系。
2011年5月25日,中國國防部首次對外承認:中國解放軍建立了一支「網絡藍軍」,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有外媒隔天報導,中國稱培養「網軍」是自衛,但中國黑客被看作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力量。
網絡攻擊 「指向中國國家部門」
2010年,美國反病毒軟件製造商賽門鐵克(Symantec)的一份關於網絡間諜的報告顯示,逾四分之一的網絡信息竊取行動源於中國。
德國內政部2010年12月表 示,據德國憲法保衛局調查發現,德國政府部門的計算機受到的網絡間諜攻擊一半以上源頭指向中國國家部門。
2010年,美國國防部向國會報告中國軍力時指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電腦系統都已成為中國黑客入侵的目標。該報告補充,當時還不清楚這些入侵是否受命於中共軍隊的相關部門。
《華盛頓時報》09年5月消息,加拿大電腦安全專家羅賀辛斯基(Rafal A. Rohozinski)經過2年的調查發現,造成近兩年內全球103個國家至少1,295台政府和民間機構電腦遭到滲透的間諜網絡「鬼網」,幾乎全部設在中國,而「鬼網」是由中共政府資助的。
2010年10月15日,韓國《中央日報》等各大主流媒體紛紛披露,中共黑客盜用韓國總統府和外交部相關官員的名義,竊取機密。韓國國情院追查發現,黑客的地址和IP地址來自中國境內。
《朝鮮日報》2007年9月5日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共早在1997年就成立軍方下設的黑客部隊,並在北京、廣州、濟南、南京四大軍區運營網絡黑客特殊部隊。中共軍方還擁有利用電腦病毒擾亂其它國家武器系統的電腦病毒部隊。07年6月份中共成功侵襲美國國防部計算機網絡,導致它近乎癱瘓。調查發現,黑客行為來自中共軍方。
2010年1月22日,由美國外交記者喬希‧羅金(Josh Rogin)在美國《外交政策》撰寫的雜誌文章,列舉了中共對美國發動的包括入侵商務部長電腦和2003年大停電、入侵麥凱恩(McCain)和奧巴馬總統競選系統等10大網絡攻擊。 羅金說,美軍高層官員們相信,對美國國家安全基礎結構的「所有一切」不斷進行的黑客攻擊是由中共政府在支持。
2011年5月26日《新唐人電視》訊,2010年,法國經濟財政部的電腦系統受到黑客入侵,初步調查顯示,這些襲擊來自於中國的電腦。報導中還說,加拿大政府最近也遭到來自中國電腦境內的網絡襲擊,黑客侵入兩個關鍵經濟部委的網絡系統。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黑客明顯成功控制了政府高層人士的辦公室電腦,以竊取解鎖整個政府數據系統的密碼。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伍凡評論》第240期節目,英國的新聞媒體報導指出,在中國每個月發出的網絡攻擊有16億次。
2011年7月11日,日本警察廳宣佈,其官網在當日凌晨遭受3個多小時網絡攻擊,致使無法登錄。
各國組建網絡軍隊
為了保護網絡安全,2011年4月1日,德國國家網絡防禦中心(Nationale Cyber-Abwehrzentrum)在波恩開始運行。
2011年日本建立了一支專門的「網絡空間防衛隊」,以防備黑客攻擊,加強保護機密信息的能力。「網絡空間防衛隊」計劃設置於自衛隊指揮通信系統部之下,初期人數約60人。
美國媒體2011年6月1日報導稱,英國負責防務的國務大臣尼克•哈維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國軍方已將互聯網視作「戰場」之一,目前正在研究開髮網絡武器,目的是為了確保英國數字基礎設施在遭遇網絡襲擊時有更多的攻擊性選擇,而不止是被動地抵抗。5月30日,英國特種部隊前負責人格萊美•蘭姆將軍稱,「在網絡時代,我們必須把網絡攻擊當做一場戰爭來認真對待。」若遭到網絡襲擊,網絡部隊不僅要進行安全防護,還應該做出更激烈的回擊反應。
6月8日法新社塔林消息,在北約第三屆年度網絡防禦會議上,北約諮詢、指揮和控制局專家呂克•當迪朗對與會代表說:「北約正在計劃建立一支『網絡紅軍』……,此舉將大大提高北約的網絡防禦能力。」
2010年1月韓國創建了韓軍網絡司令部。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軍方決定將現在隸屬於國防部情報本部的網絡司令部進行升級,獨立為國防部直屬的網絡司令部。此外,韓國防部還計劃將目前500多名的網絡司令部人員增加一倍,並加強其功能。
另外俄羅斯、以色列、印度、台灣地區及朝鮮、伊朗等都已成立網絡部隊。
網絡戰爭,美國領先
伍凡認為,在這次網絡戰爭中,由於美國擁在計算機等軟硬件中均處於絕對的遙遙領先優勢,中共在這次戰爭中猶如本拉登樣只能躲在山洞裡。
大陸媒體也發文表示,這場網絡戰爭美國處於領先地位。報導指出,全世界13台管理互聯網主目錄的根域名服務器,其中美國就有10台,而中國一台都沒有,美國擁有絕對的殺手鑭。
責任編輯:張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