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揭秘中國首位女留學生

font print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金雅梅(Dr. Yamei Kin,1864~1934)又名韻梅,生於浙江寧波一個長老會牧師家庭,畢業於美國紐約醫院附屬女子醫科大學,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第一所公立護士學校——北洋女醫學堂創辦人。

幼年喪親,中年離異,隨後喪子,一生中的大多數時候,金雅梅都在孤獨中度過。兩歲半時,金雅梅的父母患上傳染病去世。其父生前好友,美國駐寧波首任領事麥嘉諦見她孤苦無依,將她收為養女。1872年,麥氏被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聘為教授,年僅8歲的金雅妹便離開故土,隨其東去。

30歲時,她與葡萄牙音樂家達•席爾瓦結婚,兩年後生下一男孩,但這段異國婚姻在維持了10年之後結束,唯一的兒子跟著其父達•席爾瓦,並在成年後不久,陣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她承受了「一個女人能夠遇到的幾乎所有災難」,但卻有人這麼評價這位中國第一個女留學生:「在亂世中保持著東方女性特有的堅持與優雅。」

當「出洋留學」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僅僅是一個新鮮名詞的時候,這位17歲的中國女性就已登上了從東京前往紐約的客船。她的目的地,是著名的紐約醫院附屬女子醫科大學。這是在1881年,她成為中國第一個有史可查的女留學生。

在老師與同學們眼中,這個中國女學生「虛心好學,並注重實驗和各種醫療器械的使用」。在學校的4年裏,她的學業始終名列前茅,並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金雅梅已經成為紐約醫學界小有名氣的女醫生。她精於顯微攝影,1887年,權威的《紐約醫學雜誌》,刊出了她的學術報告《顯微鏡照相機能的研究》。

金雅梅原本可以享受美國優越的生活,但她自言,幼時父母因祖國的醫療技術落後而亡故的慘痛經歷,「一直烙在心裏」,於是,她希望可以盡自己的力量,解除同胞的病痛。1888年底,她回到了祖國。

在廈門、成都等地行醫多年後,她深感國內婦嬰醫療條件的落後。1907年,她來到天津。1908年,袁世凱令天津海關撥銀二萬兩,讓她創辦北洋女醫學堂,並擔任堂長兼總教習。

這是中國第一所公立的護士學校,不僅傳授西方先進的護理技術和理念,還提倡婦女解放,參與社會服務。金雅梅特聘通曉中文的英國女醫生衛淑貞為實習教習,聘中國第一位護理專業女留學生鐘茂芳任看護教習。她還親自授課,將在國外學到的醫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

但在工作之外,伴隨著金雅梅的,始終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寂寞」。有友人回憶道:「……她總坐在客廳的壁爐前,裹在自己的皮大衣裏——北平的夜往往非常的冷——她在那裏講述自己的故事。」

但這個孤獨的老婦人帶給周邊人的,卻是一分「很優雅的氣氛」。老太太熱心公益,除了醫院的事情外,她還擔任了許多社會工作,經常利用業餘時間,親自帶一批人去孤兒院做義工,並為孤兒院募集善款。善款的來源之一,是燕京大學辦的一所紡織廠,金雅梅兼任工廠的管理工作。她從各個鄉村搜集來「異常美麗的剪紙」,這雙操持顯微鏡的手,也偶爾拿起繡花針,對照著這些剪紙,做出精緻的繡品。

除了僕傭之外,金雅梅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但她樂於結交朋友。1933年,金雅梅「收留」了一名到中國做學術考察的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小夥子雅羅斯拉夫•普實克。後來,普實克成為著名的漢學家,並在回憶錄《中國——我的姐妹》一書中,記敍了與金相處的這段日子。

普實克回憶道:「她喜歡在身邊聚集一些青年人,而且我可以邀請我所想邀請的人來品嘗她那久負盛名的晚餐,尤其是她的菊花湯。這種湯她是當著客人的面用小木炭爐子煮的。」

的確,美食也是金雅梅呈現優雅的另一種方式,「老太太還從天津買來鹹蝦、鹹魚,用杏仁和葡萄乾燉。甜食裏有冰糖蘋果塊……拿手菜是肉絲炒竹筍、香菇和各種各樣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蔬菜。吃飯的時候喝紹興出產的米酒,燙熱了喝,錫制的酒杯很小,只有一個頂針那麼大。酒顏色鮮紅,味道又辣又甜,比我們歐洲的蜜酒好喝。」

--文章來源:美國中文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美國成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倪海葉是在1991年於紐約林肯中心愛麗絲塔莉廳(Lincoln Center's Alice Tully Hall)的處女秀上嶄露頭角。她是著名的瑙姆堡國際大提琴比賽(Naumburg International Cello Competition)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等獎獲得者。她協奏曲生涯的一個巔峰是在美國十四個城市的巡迴演出,並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星期日早晨》(CBS Sunday Morning)電視節目跟蹤報導。4歲開始隨著音樂家母親學習小提琴迄今,熱愛古典音樂的倪海葉從未放鬆每天的練習。音樂讓她每天24小時,一周7天都保持振奮;音樂讓她整年忙碌,每週演奏4場音樂會,每年有一百多場,另有歐洲巡演和個人演出。「演出很多,但我很享受!」
  • 西班牙高球名將、5度大滿貫賽冠軍得主巴列斯特羅(Severiano Ballesteros),與癌症長期搏鬥後辭世。他在公布自己病情的聲明中說:「在我的生涯中,我是克服高爾夫球場困難最傑出的選手之一。現在,在面對我人生中最艱難的比賽,我要使出渾身解數,希望成為表現最好的人。」
  • 儘管金穗獎首獎的光環加身,王承洋彷彿仍是當年那個拿漫畫給同學看、愛說故事的男孩,歷經許多峰迴路轉的歷練及一連串對夢想的苦苦追尋,他說故事的渴望絲毫未減。
  • 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比利時神父雷震遠回憶抗戰時期的中國寫下《內在的敵人》這本書。美國前任總統胡佛推薦:雷震遠神父用他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寫出這篇悲慘動人的故事。在這本書裡揭露出共產主義在行動上及赤裸裸的恐怖的真相。我願向那些希望切實明瞭瀰漫在全世界上的這個魔鬼勢力的全國人士們,推薦這本書。魏德邁將軍推薦詞:這本書寫得最動人,是我看到關於寫中國的書籍中最有啟迪性的一本。
  • 來自比利時的天主教神父雷鎮遠,就在中國對日抗戰的漫天烽火中,堅持留在中國,留在信徒與中國的百姓中。整整八年的歲月,他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同步,他的回憶錄以當時底層百姓的眼光,忠實地紀錄了那個時代真實的中國。
  • 張仰文縣長的信差黑夜裡到來,我曉得他在深夜時分送信給我一定是有些重大事件發生。信差的面部沒有什麼表情。但我卻極感不安,趕快撕開書信,在朦朧的光線下閱讀下去。 …安國縣,一個五萬人的縣城在沒有警察、沒有任何行政當局下是多麼地危險,尤其是日本軍隊離得這麼近,還有大批生人夾雜在難民群裡繼續湧來。
  • 當她的雙眼聚焦在天空時,對飛行的熱愛陡然萌芽。張瑞芬不但是一位天生的飛行員,也天性大膽並充滿冒險精神。她學習了特技飛行,並在加州海岸線社區活動中征服了大量觀眾……通過飛行,張瑞芬藐視了萬有引力及文化和性別的偏見。
  • 6月4日,在法國羅蘭加洛斯球場的紅土地上,中國網壇女將李娜捧起了第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成為亞洲網壇第一人。在獎盃的背後,有眾所周知的霸氣及一般人不知的柔情……
  • 她的父親是得過十幾個金馬獎的資深電影工作人、前南強電影文化企業創辦人祁和熙,大弟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台灣電影明星向雲鵬。出身電影人家庭,旅美四十年,祁德萍在走過近半人生道路之後,最終回歸影視事業,推動《葉問》在美國上映、發行,間接宣揚中華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