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共攏絡戰爭罪犯 武器換原油
【大紀元2011年07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毋庸置疑。自1995年以來,中共通過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重金投資蘇丹的石油基礎設施。
MSNBC報導,中國在非洲的石油供應國中,蘇丹不占主要地位,目前占主要地位的是安哥拉,但蘇丹供油大約占中國石油需求的7%。中國與蘇丹關係的關鍵點是石油。作為交易,北京給蘇丹提供軍事支持,主要是武器裝備。
不過,石油換武器的交易已引起國際軒然大波,因為這會加劇達爾富爾(Darfur)衝突。西方政府和人權組織呼籲中共停止向蘇丹提供小型武器(俄羅斯也同流合污,不亞於中共),並發揮其對蘇丹的影響力制止那裡發生的大屠殺。
攏絡蘇丹獨夫 不干涉他國內政?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蘇丹的石油利益對北京外交政策的影響。儘管北京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1954年中國提出的五項外交基本原則之一),中共領導層實際上已經開始緩步遠離其長期堅持的標準。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鄧麗嘉(Erica Downs)寫道:「中國公司的全球業務活動加劇了中國政府面臨的國內和國際壓力,促使中國保護其公民在海外的資產和人身安全,以及協助解決國際危機。」
蘇丹是一個範例。利比亞是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對此,鄧麗嘉也寫過相關文章。
儘管蘇丹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在全球不亞於過街老鼠,背負種族屠殺和戰爭罪2項國際指控,6月28日他卻展開了為期4天的訪中行程。
中共堅稱,逮捕巴希爾可能會進一步破壞該地區穩定,保持對蘇丹總統開放外交對話渠道是重要的。「如果不與這個國家的現任總統對話,怎麼能保證平穩過渡,特別是值此南部蘇丹要獨立之際。」
北京迫切希望,7月9日親西方的南蘇丹獨立後,南北之間能保持持久和平,因為蘇丹石油產區大部分位於貧困、欠發達的南部,但輸出石油需要借助北方現存為數不多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一條關鍵的管道。而且,中國已在北方投資巨大,苦心營造了與巴希爾的友好關係。
雖然他對北京的訪問莫名其妙地推遲了一天,巴希爾告訴中共喉舌報新華社說,雙方之間的關係不會受到南方即將獨立的影響。也許又是「實用主義」在作怪,中共當局喜見其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明顯逆轉。
上周,中共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大使說,中共正在採用「新型外交接觸形式」與蘇丹南北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