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莎美國華盛頓報導)6月3日晚,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教授在華府台灣僑教中心「從歷史事實談蔣介石」座談會上介紹蔣介石的日記,並結合對相關人物的考證,把貫穿中國五十多年的近代歷史精彩、生動地呈現出來。郭岱君著重講述了「蔣介石是否決心抗戰?為甚麼『攘外必先安內』?為甚麼那樣痛恨共產黨?內戰為何失敗?為甚麼失去大陸的國民黨到了台灣卻能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等蔣介石一生中最重要的幾個問題,與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並針對在場的大陸朋友特別講了蔣介石對共產黨和國民黨區別的認識以及國民黨在台灣是如何艱難地走過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改革歷程,希望為中國大陸做個參考。
蔣介石領導中國半個世紀,對中國大陸及台灣的政經、社會、與文化有極大的影響。蔣介石每天寫日記,50多年,從未間斷,直到1972年7月21日他住院前。他的日記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內容豐富。郭岱君說研究他的日記,不是為了要平反蔣,我們不在乎一家一姓的榮辱,從幾千萬字的日記裡,我們可以重新認識我們自己的歷史,中華民族百年來的掙扎、各種困難、社會的挑戰、外國的侵略、政治思潮的競爭、婦女運動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幾百萬人民的遷徙,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我們透過他在歷史中沉思,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歷史中學習、反省。
1949年痛定思痛 徹底反省
1949年國民黨可謂是兵敗如山倒、眾叛親離,身邊的親信陳步雷、戴季陶因無法面對失敗而自殺。對此,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平生最大恥辱」、「愧悔無地自容」、「幾無面目見世人」、「遁跡絕世,了此一生」、「所造罪孽,不能怨天尤人,只能待罪補過,以求自贖。」、「另起爐灶」、「改革制度,重奠基礎「、以「挽此既倒之狂瀾。」
對此慘敗,蔣介石從外交、軍事、經濟政策以及自我的個性等各方面全面檢討自己,他說自己「一生大病是情浮躁急」,「自己個性太強,凡大小政策,無不信自決,以致無人進言,不能集思廣益,折中至當。」
郭岱君說對於外交的失敗,蔣介石總結道,「世界上只有強權,毫無信義。」、「蘇聯外交反覆無常,毒辣殘忍;美國有頭無尾,輕諾寡信;英國陰險狡詐,唯利是圖。自己不加區別,均以「信義」對之,焉能不敗。」他說自己將他們視為誠意可信的友邦,是「傻中之傻」。(攝影: 李莎/大紀元)
對於外交的失敗,蔣介石總結道,「世界上只有強權,毫無信義。」、「蘇聯外交反覆無常,毒辣殘忍;美國有頭無尾,輕諾寡信;英國陰險狡詐,唯利是圖。自己不加區別,均以『信義』對之,焉能不敗。」他說自己將他們視為誠意可信的友邦,是「傻中之傻」。
在台灣重生 堅定改革
1949年開始,蔣介石積極推動國民黨的改造與重建、土地改革以及地方自治(地方政治改革),他認為國民黨要從思想、信念、組織徹底改革,國民黨要想在台灣基層站住腳就必須進行土地改革,土改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當時,政府把所有土地都發放給農民後,還有人沒有分到土地。蔣介石想到向大地主買地,而不是像大陸那樣搶奪地主的地。可是政府手中沒有錢,當時的經濟部部長尹仲容與財經專家俞鴻鈞為蔣獻策,拿四大公營公司的股份來換土地。這在當時的台灣引發了很大的辯論,所有國營企業的既得利益者都反對,那些思想殭化的人認為這違背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反對。蔣一生都是計劃經濟的支持者,但他堅持讓自己換腦袋。最後在陳誠堅持、蔣介石支持的情況下,終於土改成功,台灣從此才從計劃經濟轉向到市場經濟。
不懂民主 在開放選舉中摸索民主程序
郭岱君說最令她不可思議的是蔣介石竟然有那麼大的勇氣,敢在1951年在台灣開放選舉,實行地方自治,那時還沒有韓戰,美國已放棄了台灣,台灣政府連50萬元的外匯存款都沒有,台灣通貨膨脹,經濟停滯,沒有人認為國民黨在台灣能站住腳。當時蔣周圍的重臣對他說,「他們本省人多,我們外省人少,這樣政權都拿到他們手上去,我們外省人怎麼站得住腳呢?」
郭岱君說其實蔣介石也不是多偉大,他並不知道甚麼是民主,也沒有選舉的經驗,只知道嚮往民主、想要民主、應該民主,但他也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民主的程序是怎麼來的。
郭岱君講了蔣介石日記中記載在最初選舉時一個很好笑的故事。國民黨第一次選舉是有很多策略的,不是一次性,是分批的,因為怕萬一控制不了,所以分三批選。第一批是選市長。在第一次的台中市長選舉時,國民黨的候選人姓陳,另一個無黨籍人士姓楊,此人是當時台灣民政廳廳長的弟弟,楊家在台中很有根基,因為要選舉,所以他也批評了國民黨。通過報紙和匯報,蔣介石每天都很關注台中的選舉,如果有罵,他在日記裡就很生氣。有一天,他忍無可忍,就打電話給台灣省主席吳國禎,「你叫那個姓楊的退出選舉。」吳國禎是留美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也很為難,只好把姓楊的找來談,沒想到這個人態度非常好,同意退出選舉。吳國禎趕緊向蔣匯報,結果蔣很尷尬,他在日記中寫道,「心甚不安」,接著幾天他都在思考這個事情,後來決定讓他們再選,結果沒有想到第一次投票時,兩個人都沒有過半,也就是說兩個人都不能當選。他又猶豫了,他的日記裡有在考慮,因為他沒有民主和選舉的經驗,只是憑著一份直覺。終於有一天,他對吳國禎說,「讓他繼續選」,他在日記裡說他給吳打了這個電話後甚為寬慰。結果第一任的台中市市長不是國民黨,是這個姓楊的當選。
郭岱君還提到台北市市長的第一次選舉,因為台北市是首都,國民黨是勢在必得的,當時國民黨有一個候選人,另外一個是非國民黨的,叫吳三連。吳三連從一開始就遙遙領先,所以國民黨也不知道怎樣才好,蔣介石在日記中也有這個斟琢,後來大家經過討論後,決定放手讓他選,後來吳三連是以極多數的票勝選。因此地方自治最初當選的幾個人不是國民黨人。
郭岱君指出國民黨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也就是這樣放手做,有信心,最後整個政權並沒有被台灣人拿走,反而是台灣人對國民黨的信心增加了以後,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願意加入國民黨,成為國民黨候選人,代表國民黨選舉,才有了國民黨在台灣五十年的發展根基。現在大陸一談選舉,就嚇得不得了,其實大家都是摸索過來的,都在學習,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去做。如果當時蔣介石沒有那麼大的決心,還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
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區別
郭岱君說很多人以為蔣介石會經常罵共產黨,其實沒有。雖然他痛恨共產黨,反對共產主義,稱他們為匪,但在日記中卻沒有罵他們的話。尤其是1949年失敗的時候,他檢討自己,認為是國民黨的問題、軍隊的問題,沒有罵共產黨。他的一生與共產黨有不解之緣。
從1924年開始,蔣介石的日記中就開始比較共產黨與國民黨有甚麼不同,後來他就決定與共產黨分開。蔣說,第一,共產黨反對私有財產,國民黨保護私有財產;第二,共產黨要階級鬥爭,國民黨要階級合作;第三,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全部民眾、各階層的利益;第四,共產黨講的是仇恨,我們儒家講的是忍,耶穌基督講的是愛。如果仁愛可以把我們的國家推行的很好,為甚麼要用仇恨呢?同樣可以建設國家,我們願意仁愛,不要仇恨。
蔣介石的日記中比較共產黨與國民黨的不同:第一,共產黨反對私有財產,國民黨保護私有財產;第二,共產黨要階級鬥爭,國民黨要階級合作;第三,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全部民眾、各階層的利益;第四,共產黨講的是仇恨,我們儒家講的是忍,耶穌基督講的是愛。圖為幻燈片上的圖片。(攝影: 李莎 / 大紀元)
視大陸百姓為其黎民 堅定的民族主義者
蔣介石一生想要光復大陸,但為了大陸百姓的利益,他幾次放棄了很好的機會。郭岱君說,蔣介石深受儒家和基督教影響,自認為「仁義之士」。據日記記載,韓戰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曾考慮要在大陸投放原子彈來對付中共,但蔣介石反對,他說決不可用原子彈。1954年,大陸大水災,社會很亂,那時有人主張反攻大陸,但蔣說,我的黎民在受苦,我想的是如何救其於水火之中,不能趁這個時候去反攻,否則不是仁義之士。後來58年大躍進時,也有人建議他反攻。1969年,中蘇發生珍寶島衝突,蘇聯派人與蔣聯絡,蔣開始有點動心,但他說蘇俄對我們決無好心,不願做吳三桂,不願做蘇俄的馬前卒。
郭岱君說對她個人來講對蔣介石最了不起的在於「堅忍不拔」,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蔣決非完人,更非聖人。他喜愛讀書,決非一介武夫。他矛盾掙扎,一如常人,一生廉潔,多疑、敏感、易怒。他痛恨日本人,反對中共,對革命有強烈的使命感,所以他能夠忍辱負重。
註:郭岱君曾在李登輝總統任內擔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英文秘書,被公認是蔣介石日記落戶美國並對外開放的幕後推手。該講座由華府台聯會、華府榮光會、黃埔同學會、三民主義大同盟及國民黨美京分部五個團體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