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夫子將仕矣
【原文】
陽貨(1)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2)。孔子時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諸塗(4)。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5),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6)而亟(7)失時(8),可謂知(9)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10)。」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 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
(2) 歸孔子豚:歸,音「愧」,通「饋」,贈送。豚,音「屯」,小豬。贈送孔子一隻熟小豬。
(3) 時其亡:「時」,伺、趁。「亡」,音「王」,外出不在。此句言趁他外出不在時。
(4) 塗:同「途」,道路。
(5) 懷其寶而迷其邦:與「懷寶迷邦」、「 懷道迷邦」同意。原意是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於混亂狀態。比喻隱匿才德,不願出仕。
(6) 好從事:好,音「浩」。想做事,指有意出仕施展抱負。
(7) 亟:屢次、每每。
(8) 失時:錯失機會。
(9) 知:同「智」。
(10) 歲不我與:亦作「時不我與」。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
【語譯】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想見他,陽貨就贈送孔子一隻熟小豬,好讓孔子去見他。孔子趁他外出不在時,前往陽貨家去拜謝,不料卻在半路上遇見了他。陽貨對孔子說 :「來,我有話要跟你說。」陽貨說:「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於混亂狀態,這可以說是仁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有意出仕施展抱負,卻屢次錯失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時光流逝,時間不等待我們啊!」孔子說:「好吧,我將要出仕從政了。」
【研析】
儒家的主張,讓人不論在順境或逆境,有適當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正常社會或太平時期,進德修業有成就適合出仕從政;在亂世也能潔身自愛、等待時機,不自取其辱。雖然孔子那時道德下滑,人心開始紛亂,但是孔子和弟子們也在匯聚成一股正的力量,是應該起到正面的作用,那麼在野好呢?從政好呢?世間戰爭與和平總是交替著,這就有個「時機」問題了,是不是時機不宜從政,那就在野教育平民好呢?如果時機適合從政,那還有自己能否把握「以道事君」的原則,謹慎對待從政的辭就去留的問題。
當時的當政者一時還未能認同儒家的主張,對於其它眾說紛紜的學說,還抱有太多幻想,他們的道德修養,不足以跳脫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紛亂的現實,不懂得珍惜禮樂道德教化,質疑孔子施政是否合乎時宜,所以並未能真正心悅誠服夫子之道,自然也就無法放手給孔子施展抱負,當然更不可能像三顧茅廬般禮賢下士。但是孔子並沒有放棄,仍然周遊列國,知其不可而為之,三番兩次都有接受出仕邀請的念頭,讓人感受到孔子想要截窒道德下滑、再興周禮的熱切希望和使命感,從中也體現儒家進退有據、有為有守的中庸之道。
【延伸思考】
1、孔子出仕的動機為何?孔子起先為何不想見季氏的家臣陽貨?你認為陽貨召請孔子出仕夠真誠嗎?孔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出仕,世人將會如何看待孔子?孔子出仕後來怎麼了?你對於孔子出仕的看法為何?
2、歷史上正邪勢力不斷地消長,演繹著人心道德的起伏,從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未能認識到儒家學說的可貴,到秦始皇焚書坑儒,以至於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才確立了儒家正統的地位,人們欣然接受儒家的教化。
想想看:歷史上人們為何一次又一次沉迷於龐大的惡勢力,一次又一次迷信強大的武力和獨裁政權,一次又一次貪戀暴君邪黨給予的名利和安全保障?人們為何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訓之後,真正認清什麼是正,什麼是邪呢?
【歷史故事】
文王聘請太公賢 周家皇基八百年
想想周文王和孔子相隔不過幾百年,但孔子竟然遇不到一位明君能夠禮賢下士,好讓孔子能一展儒家的抱負,以證實儒家也有導正人心、扭轉混亂世局的功效,這說明人心的敗壞、道德的下滑是多麼地快速,多麼地容易,如果沒有聖賢居上位,教化人心,世道將是多麼地險惡。那麼周文王又是如何禮賢的呢?
「西岐城中鼓樂喧,文王聘請太公賢;周家從此皇基固,九五為尊八百年。」
文王依照散宜生之言,齋宿三日,第四天,沐浴更衣,行大禮迎聘子牙。城衙氤氳(音「音暈」)香滿道,郭外瑞彩結成祥。舉城轟動,萬眾矚目。
文王率文武大臣,離城三十五里來到溪,至林邊命人馬駐紮,自己和散宜生徒步入林,為了不驚動大賢。
子牙專注的垂釣,文王悄悄來到身後,立足靜觀。子牙明知駕臨,佯做不知,故作歌唱。
「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隨後文王的一句「賢士快樂否?」
至此圓了飛熊夢兆,從此開始了明君賢相的千古佳話,也開啟了討伐無道暴君的先河,由此奠定了周王朝的八百年基業。
子牙出仕,此時年已八十。
後來,商紂在奸臣的授計下,三番五次的出兵征討甘為臣下的西歧,都被子牙歷萬難而破之。
合了三十六路人馬征討的天數,子牙建議武王出兵拜將,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同時也響應天下六百諸侯的請求,會合孟津。武王不從。大夫散宜生再諫,今天下伐無道商紂,若大王不從,那三路諸侯勢必先征伐西歧,再討伐昏暴。更會招來兵荒馬亂,黎民塗炭,不若依相父之言,統兵大會孟津,與天下諸侯,陳兵商郊,觀政於商,俟其自改。則天下生民,皆蒙其福,又不失信於諸侯,遺災於西土。上可以盡忠於君,下可以盡孝於先王,可稱萬全之策。
忠臣們的據理直諫,使武王改變初衷,決定命子牙出兵討伐。
於是,一場順天象除惡暴,還安泰於萬民的歷史上的正邪大戰開始了。最終是邪不壓正,以商紂自焚,妲己被正國法,梟首、惡徒伏法受裁而告終。
再說武王在三番五次的推讓後,最終仍被八百諸侯推舉為當朝天子。因為再繼續推讓下去,恐怕失了諸侯心,天下勢必陷入萬國無主、戰亂連綿、塗炭百姓的狀態。
從《封神榜》的演繹來看,姜子牙隨後歸西歧登台封神,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因為妒嫉心與姜子牙處處作對的申公豹,卻背棄了自己曾經在元始天尊面前發過的誓約,也得到了他真實心性表現的該得的位置。天上人間,共同演繹了一場,大德之士得天下,昏庸暴戾、殘虐黎民者遭天懲,精彩跌宕的大戲。人神共存的時代,到此結束。神仙歸位,各司其職,順天命行正道;凡人入俗,三綱五常,再為下一段歷史,舖就叫人正邪如何分明的精彩跌宕的大戲。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