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氣候異常 疑與三峽大壩有關
【大紀元6月7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經過嚴重的旱情之後,長江中下游最近連續三天降下大雨,結果造成部份地區淹水,甚至在江西、湖南、貴州還出現災情。
最近幾天湖南省共有二百四十八個鄉鎮降下暴雨,其中湘西的鳳凰古城街道幾乎全部被水淹沒。突如其來的暴雨也讓湖南省會長沙城區部份街道出現積水,有的路段甚至成了澤國。
在江西,乾旱原本導致卅三萬人飲水困難,現在持續的降雨又在江西出現罕見的旱澇急轉,先後有廿一個縣市出現暴雨,十四個縣市出現大暴雨。在貴州,暴雨洪災造成全省廿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一點七億元人民幣。
對於長江中下游近來接連發生旱澇災情,除了全球氣候變異以外,許多人也質疑三峽大壩是問題的直接原因。
*眾多專家反對*
中國著名水利專家聶芳蓉現在雖已退休,但是當年曾公開反對過三峽工程建設。他認為,三峽工程加劇了旱情,因為工程改變了長江中下游的生態系統。
他的理由是,三峽水庫多年蓄水,泥沙在上游淤積,清水下洩後,導致中下游河槽下切,水位下降。加速長江中下遊湖泊裡的水流入長江,導致長江中下游枯水期提前兩個月到來。聶芳蓉認為,這是近年以來,湘江、洞庭湖等長江中下游支流冬季大旱的主要原因。
此外,從2005年開始,鄱陽湖也因此持續出現低枯水位,由此引發濕地減少、自淨能力減弱等生態問題。
很多關心三峽的人士認為,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游的影響不僅在水面、陸地,更在天上,也就是,三峽工程改變了庫區周邊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氣候。
他們的理論是,三峽大壩阻擋了氣流的正常流動,在三峽水庫上空形成了低壓,影響了正常的大氣環流,繼而改變了氣候。因此近年在中國長江流域頻繁出現極端天氣,如2006年夏季川渝大旱、2008年冬季南方雪災、2010年3月西南乾旱等,都懷疑與三峽工程有關。
*著名環保人士戴晴女士所謂“政治正確”*
著名環保人士戴晴女士也持同樣的觀點。她對美國之音表示:“三峽工程最壞的一面大家都沒太注意到,就是它給出了一個很惡劣的先例,就是說,在1980年代,這麼多權威人士,這麼有道理的反對它。提出這麼多理由,這麼多重磅型人物出場。但是你只要抓住政治正確,你(就)抓住一個大頭,比如說鄧小平這樣的人來支持他,那麼再大的阻力你也能上去。於是全國各大中小江河,只要有權力的,他就上壩。因此,洞庭湖的乾涸固然是三峽大壩把水攔住有關,其實和它的湘淄沅澧四條支流上不斷建壩,每個地區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把水攔住,這也是有關的。”
如果三峽大壩確實與今年長江流域一連串天候異常有關,那麼,有沒有甚麼補救辦法?
戴晴女士表示:“已經沒有辦法了,我認為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唯一的辦法就是中國還有別的河,如果要救中國別的河,大家就一定要好好反思,整個三峽大壩的決策過程,究竟是甚麼因素在起作用?使得人們眼看著把一個災難加給一個民族。”
戴晴還表示,雖然國務院在5月17日發佈的報告裡承認了興建三峽大壩存在缺點,但是沒有進一步提出問責,她對此感到遺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