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人物:傳承古早味廖宗賢專種土芒果
【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4日電)台南市玉井區果農廖宗賢,在其他果農紛紛改種收益較高的改良品種時,仍堅持種植土芒果,並不斷研究種植技術及建立產銷履歷制度,把土芒果的特殊酸甜風味傳承下去。
俗稱「土檨仔」的土芒果,原是台灣市面上芒果的主力品種,但在愛文、金煌、凱特、玉文等改良品種問世之後,土芒果的栽種面積逐漸下降。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統計,目前台南市土芒果栽種面積約為734公頃,每年6000多公噸的產量,僅約為愛文芒果的1/10。
廖宗賢接手經營家裏的芒果園至今20餘年,園內除了少數愛文芒果之外,其餘都是土芒果,約1.5公頃的專業栽培,是台南市政府推動土芒果精品化的主力供果園。
廖宗賢表示,土芒果樹可長到3層樓以上的高度,對果農來說,栽培、照顧與採收都具高難度,往往要爬上2丈高的梯子作業,幾乎每個果農都有從梯子上摔下來的經驗。
他說,改良種的芒果樹較矮,站在地上就能進行各項作業;加上果實大,銷路、價格較好,傳統的大面積土芒果園漸由愛文等改良種取代,土芒果樹多成為果園中的點綴,很多果農留著幾棵土芒果,只為了收成時自己吃。
廖宗賢表示,土芒果的口感比不上改良品種的香甜,但就是有人喜愛這酸中帶甜的風味。為了讓大家都能吃到傳統的好味道,他才堅持種植土芒果。
廖宗賢以修剪枝幹的方法,將土芒果樹矮化;並以照顧改良種芒果的手法,將每顆小小的土芒果果實套袋,搭配市府推動的生產履歷制度,成功提高了土芒果的身價。
種土芒果的人工成本比種愛文芒果高上一截,還得花更多時間照顧,同樣面積的收成量卻少了許多,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選擇。不過,廖宗賢說,總是要有人種,市面上才買得到土芒果,否則想吃的人就吃不到了。雖然辛苦,但他一定會堅持下去,讓土芒果的風味繼續飄散。
相關文章